报“跳绳班”有没有必要?还是看需求

作者:卦哥家 2020-10-26 21:43:08 阅读:
———————————————————

 “有家长想一起组个跳绳班吗?课后一起学跳绳。”开学没多久,一年级新生的家长群里出现了这样的微信。号召一发出,家长们纷纷在群里积极报名。不一会儿,10人的跳绳班就满员了。至于课程费用,工作人员表示,20节课收费3880元,相当于一节课收费194元。(10月26日北京日报) 

  可能在一些人眼里,跳绳与丢沙包、滚铁环一样,不过是体育课中的“游戏”,花数千元报班学跳绳似乎是“钱多得没处花”。然而,冷静一想,有需求才有市场,家长们也并不是毫无节俭意识的。对于跳绳班的流行,我们不必过度解读。 

  首先,跳绳看似简单,实际上也有难度。依照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以及全国总工会2014年印发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无论多大岁数,30秒跳绳都是体育测试项目之一。且按照标准,12岁少年若想取得90分以上,30秒必须跳满90次。跳绳简单,可要取得分数,就有难度了。 

  其次,报班跳绳也是应时之举。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学校的体育中考要达到跟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而跳绳则也成了各地中考项目之一。学生可以报班学习语数外,为什么不能报班学习跳绳呢? 

  再次,报班学跳绳的好处也比较明显。这一届家长与儿童,在体育素养方面,存有断代。可以说家长可以教好孩子数学语文,却不一定能教好体育锻炼。跳绳也需要技巧,若发力动作不当,反而会伤害孩子。报班学跳绳,教练可以纠正孩子的动作,监督孩子练习,效果自然比独自练习好。 

  需要反对的不是跳绳班,而是借应试思维,宣扬的“体育分焦虑” 

  简单的东西也有练习的必要,我们可以报班学篮球、学足球、搞健身,为什么不能报班学跳绳?“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跳绳作为一项所用空间小,运动强度适宜的减脂运动,掌握专业的跳绳技巧不失为一件坏事。对于跳绳班,我们必须用科学辩证的眼光看待。 

  说到底,需要反对的不是跳绳班,而是借应试思维,宣扬的“体育分焦虑”。跳绳班可以有,可若有人借推销跳绳搞高额补习班,给孩子制造体育压力,则必须得到纠正。
fan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