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姐控诉学弟为色狼,舆论力量勿滥用

作者:卦哥家 2020-11-22 13:05:02 阅读:
———————————————————

 伸到女性身上的可能是“咸猪手”,但也可能是无心之失。近日,清华大学一名学弟在食堂不小心用书包碰到一位美院学姐,却被对方一口咬定是蓄意猥亵。随后该学姐在朋友圈曝光学弟个人信息并诬陷其性骚扰,扬言要让他“社会性死亡”,对无辜学弟的名誉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害。(11月20日 海峡网) 

  网络不是评判公理的法庭,断不能将社交媒体视为维权的捷径。滥用舆论力量不但无益于事件的解决,反而会对他人和舆论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侵害。 

  强行让无辜者“社会性死亡”,会对他人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从鲍毓明到罗冠军,人们见证了互联网“社会性死亡”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即使是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社交平台的裂变式传播,也很容易把他人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哪怕当事人心有冤屈也百口莫辩。原本正义的维权,很可能演化成一场彻头彻尾的网络暴力。当热度散去,集体迫害的闹剧也只能草草收场,无辜者承受的精神打击和心理创伤却再难痊愈。 

  不明真相就将他人肆意曝光,是对社会信任的严重透支。性骚扰事件发生时,出于同情和社会责任感,群众第一反应都会站在女性立场,严惩品行不端的“色狼”。但当真相水落石出,事件两极反转,公众的善良被肆意消费,社会对性骚扰事件受害者的信任难免大打折扣。一旦以后再次爆出类似事件,不少人可能就会怀疑事情真实性,真正的受害者反而得不到应有的信任。当“狼来了”的悲剧在现实中上演,还有多少人能再坚定地为女性发声? 

  在性骚扰方面,女性具有天然的性别弱势,但这种弱势不该异化为斩杀无辜者的刀具。遇到性骚扰的第一时间,应该通过正当法律途径维权,而不应该想到煽动舆论去发起攻击,靠自己的一面之词博取大众同情。因为网络舆论如同泼出去的水,不管对错如何,最终对当事人造成的影响往往覆水难收。
uvG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