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话题“天津老师对比家长收入歧视学生”引发热议。据媒体报道,2月25日,有网友爆料天津一中学老师训话中歧视学生:你妈妈挣多少?别怪我瞧不起你,某同学妈妈一年挣得比你妈妈50年挣得都多。对此,津南区教育局表示,已成立调查组,对该情况开展调查。目前,该教师已被停职。
“你们素质一样吗?你们反思你们家长有多少素质?”曝光的录音声中,涉事教师满口“素质”二字,殊不知此番言论已毫无素质可言。学过中学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的人,应记得课文中有一句话“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先不论谩骂歧视学生何其低下,对着学生评价其父母的素质,实在恶劣。真不知道涉事教师读过书没有?
无数的案例证明父母收入水平如何,与家庭素质高低,与学生才干没有必然关系。“有教无类”是我国由古至今传承下来的教育思想。即便学生家庭条件一般,学习能力一般,老师也应该一视同仁,耐心教育。学生之间不应该攀比家庭背景,老师眼中更不应该对比家庭背景。班里学生有钱不值得骄傲,班里学生有才才值得高兴。
或许有人会说,涉事老师可能因为情绪波动才会说出如此雷人话语。我们认为,老师是学生的榜样,一言一行皆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造成影响。试问,如此歧视与谩骂学生,会给学生造成多大的心理伤害?倘若学生需要批评,也应当以讲道理为主,惩戒为辅,不应当用伤人话语攻击。“情绪化”永远不是理由。
从曝光的信息中尚不知当时的语境如何。倘若在场的除了被骂学生,还有其他同学,恐怕还会在学生们心中埋下不好的种子,使家庭攀比被合理化。所以,眼下最需要关注的不是教育部门后续对涉事老师的处理结果,而是查清涉事教师在以往教学中有没有其他歧视性言论,进而帮助受伤害的孩子,纠正可能受此番言论影响的学生。
近年来,屡屡有学校或老师歧视学生的新闻引发热议。在此事之后,教育部门应当思考,未来通过何种措施,对中小学生的家庭信息实施更加严密的保护。避免学生家庭背景在客观上存在的不同差异,引发老师歧视学生或学生歧视学生的现象出现。
老师以“家庭收入”论学生实在没素质
———————————————————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