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两个主要反对党巫统与伊斯兰党正式结盟,乘上全球政治右转的便船,力求来届大选夺取中央政权。
执政的希望联盟会如何回应?
事实上希望联盟能够成功在去年变天,也多亏了民间右转的力量。领导人马哈迪从来都是操弄种族课题的高手,其土著团结党便是打着比巫统更马来的旗帜出发。希盟执政后,土团党夺取话语权,公正党被边缘化,诚信党太小没有力量,民主行动党则因为其华人色彩太浓而不敢大声说话。
执政前土团党两位政治新星——现任青年及体育部长赛沙迪与教育部长马智礼,最初给人以开明、进取的印象,没想到坐上部长大位之后,却极力表现自己捍卫马来人特权的强硬立场,在宗教课题上更显得保守。
马智礼上任后虽然修改了《大专法令》允许学生参政,但却继续推行固打制政策,在大学预科班问题上毫不讳言旨在帮助土著,并且强化马哈迪一贯的马来人较贫困的刻板印象。此外他也因为在小学推行爪夷文书法而搞得灰头土脸。赛沙迪最近虽然抨击伊斯兰传教士扎基尔排斥华人与印度人的言论,但事后马上请扎基尔吃饭以安抚国内基本教义派之情绪,可见他缺乏政治勇气。
如今巫伊合作,土团党有可能比他们更马来、更伊斯兰吗?
其实伊斯兰党曾于1974年至1978年为国阵一员,分手时正值伊朗伊斯兰革命时期,宗教情绪高昂,伊党还曾指责巫统为异教徒。两党更因为1985年的默玛里事件而结下深仇大恨。当时政府为了要逮捕激进的伊党领袖依布拉欣马莫,默玛里村民与警方爆发武装冲突,最终造成4名警察和14名平民(包括依布拉欣马莫在内)死亡。
现任伊党主席哈迪当年曾主张圣战,最近马哈迪刻意旧事重提,要挑拨两党关系;不过马哈迪既然能与安华大和解,巫伊为什么就不能为了政治利益而合作?
1982年巫统吸纳安华,党内走向更伊斯兰化的道路,30多年后,巫统与伊党再度结盟,但今时不同往日,巫统早已丢失老大哥的地位,其结果很可能是巫统最后被伊党吞没。反过来,巫统多年来的贪腐痼疾,恐怕对强调纯洁神圣的伊党也不是好事。
明天是马来西亚日。一直以来,马来西亚都以马来亚1957年8月31日独立为国庆日。直到2010年,9月16日这个原本仅限于沙巴、砂拉越两州的假日,才正式成为马来西亚的全国假日。
沙砂两州政治地位的转折点始于2008年大选,当时国阵遭遇重创,但沙砂两州没有受到“反风”影响,帮助国阵保住政权,此后被视为“定存州”而得到更多来自中央的承诺。去年希望联盟实现变天,其中一个口号就是要恢复沙砂两州在宪法上的地位,果然破天荒拿下56个国会议席中的24席,加上半岛的席位,才能以微差突围。
沙砂两州人口以多元的原住民为主,虽然沙巴因为当年的身份证计划使得马来人口大增,但根据2015年的统计,沙巴原住民人口还是占了全州的55%,砂拉越则是约48%。
巫伊合作可能让巫统进一步失去沙砂的支持(伊党在东马完全不受欢迎)。如果巫伊合作能迫使希盟赋权沙砂,东马的多元,或可改变半岛日益单一种族化的政治格局。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