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湖北省2019冠状病毒疾病确诊病人“清零”没几天,一篇题为《我最难忘的一天》的质疑文章,又引起公众的恐慌和担忧。
文章作者自称是湖北省一家主流媒体的记者。他把自己3月19日从凌晨到晚上、亲身经历三位患者入院救治的经过,写成文字发布在朋友群。
这篇文章披露,武汉市玫瑰西园社区新增两例确诊病例、丽水康城小区有新增病例、同济医院新增100多例确诊病例,而这些病例都没有出现在官方的疫情通报中。
文章还披露,放鹰台社区一名刘姓冠病患者治愈后病情复发,3月19日凌晨在湖北省人民医院就诊遭到推诿,在医院等待10多个小时没有结果,家属近乎崩溃。武汉市冠病患者回家复发入院难的情况,已经不是一例两例。
在中国语境下,主流媒体就是官方媒体。官方媒体报道正面信息被认为是天经地义,报道负面消息则会引起更多关注。这篇质疑文章虽然不是官媒所发,但作者的官媒记者身份,让该文的影响力远超普通网络文章。
此前,武汉市、湖北省官方未能阻止疫情扩散已经饱受舆论抨击。这篇文章让公众不禁联想,武汉市是不是又出于某种难以明言的动机,比如为了维护抗疫斗争的胜利局面或尽快复工复产,而掩盖新疫情?
武汉市官方这回倒是没有掉以轻心。昨天凌晨,武汉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通报称,《我最难忘的一天》披露武汉有新增确诊病例的情况不实。
通报称,玫瑰西园社区两名患者一例为3月6日确诊病例,现住院治疗;另一例为3月11日阳性检测病例,现在康复驿站隔离康复。两人均不属于新增确诊病例。丽水康城小区居民张某某为无症状感染者,非确诊病例。
对于网传武汉同济医院新增100多例确诊病例,经向同济医院和硚口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了解核实,同济医院所有冠病核酸检测阳性病例都依法依规进行网络直报,同济医院本部、光谷院区、中法新城院区近日均没有冠病确诊病例。
至于遭到医院推诿的刘姓患者,通报称,湖北省人民医院于3月19日上午10时对就诊的刘姓患者进行核酸采样,因省人民医院本部不再是冠病定点医院,当晚18时许,省人民医院将他收治到该院光谷院区;19时许,刘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19日,医院再次对其核酸检测,仍为阴性,目前刘某某在院治疗。期间,未发现有违反规定不收治以及相互推诿问题。
通报强调,近几天,武汉市冠病新增确诊病例为零,均为各医疗机构、各级疾控部门依法依规进行网络直报,数据客观真实。
应该说,对这篇质疑武汉市新增确诊患者“清零”的网络文章,武汉市官方的回应还是比较及时和清晰的。这种及时且清晰的回应有利于公众了解真相,比对有关消息采取简单的封杀措施更令人信服。
另一方面,武汉市官方澄清有关质疑后,一些舆论开始炮轰发布质疑文章的记者造谣生事,为了追逐流量和粉丝,不惜牺牲社会舆论的干净、健康环境,呼吁官方拿出从严从重的惩处办法,让谣言者伤筋痛骨,“让制谣者、贩卖者彻底闭上造谣的嘴巴。”
这类严惩造谣者的建议看似正义凛然。问题是,鉴定一条信息是恶意造谣还是反映真实问题,并非易事。
以《我最难忘的一天》为例,作者描述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尽管这种描述未必完全准确,甚至也有失实和猜测的成分,但要给作者扣上恶意造谣的帽子,似乎也言过其实。官方在澄清事实的同时,也应该保护记者观察和反映问题的正当权利。
近期以来,随着中国抗疫取得重大成效,网络舆论的尺度也有所放宽,这是一个积极的现象。互联网上当然有恶意造谣的言论,官方依法对少数造谣者进行处罚也无可厚非。但处罚造谣者不能让网络舆论万马齐喑,那样只能累积更多的不信任。
李文亮医生“吹哨”遭受训诫的教训犹在眼前,如果因为抗疫取得重大成效就容不下其他声音,恐怕类似李文亮事件的悲剧还会重演。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