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借疫情恶意“砍单”必须依法严惩

发布时间:2020-02-15 11:45:37 阅读量: 作者: 丁家发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口罩、消毒液、温度计等商品需求量大、供应紧俏。一些电商商家借机实施诱购、“砍单”等不良营商手法牟取不正当利益。近日,“海豚家”等商家在消费者下单并且支付成功后采取单方“砍单”行为,涉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广大消费者质疑。中消协表示,已对“海豚家”的“砍单”行为开展调查。(2月14日中国新闻网) 

  在全民防控新型肺炎疫情期间,一些电商商家却利用消费者购买防护用品的急切心理,打起自己的“小算盘”,动起了歪主意,借机实施诱购、“砍单”等不良营商手法牟取不正当利益。笔者认为,这些电商商家毫无底线,借疫情实施恶意“砍单”等行为,严重损害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给疫情防控工作添乱,必须依法予以严惩。 

  不可否认,由于受货物来源中断、运输受阻等原因,导致电商商家无法正常履行合同,这种客观原因造成的单方“砍单”行为有时不可避免,也情有可原,消费者大都会理解和谅解,但商家应当合理承担相应责任,不让消费者吃亏,才能体现公平公正的交易原则。然而,新型肺炎疫情肆虐当前,口罩、消毒液、温度计等商品需求量大、供应紧俏,在线下市场上很难买得到,不少消费者转而选择网购这些防护用品。而一部分电商商家却利用防控疫情之机“大做文章”,为了自身私利,给消费者下套,利用信息不对称优势,肆意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一些电商商家根本就没有防护用品,或为囤货等待提价,利用消费者购买防护产品的急切心理,不仅诱导消费者下载APP、注册下单、套取消费者个人信息,在消费者下单并且支付成功后,要么迟迟不发货,占用消费者的资金,要么采取单方“砍单”行为,浪费消费者精力,更有甚者还以“运费”等名义扣除消费者资金,这些都属于不良营商手法,受益一方当然是商家。近日“海豚家”等商家的“砍单”行为,给疫情防控工作添乱,受到广大消费者吐槽和质疑,显然在情理之中。其是否存在恶意行为,有必要彻底调查清楚,给消费者一个合理的交代。 

  因此,相关监管部门和电商平台应按照法律规定和平台规则,对商家加强管理和监督,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如果确实因不可抗力或情势变更而无法正常履约造成“砍单”,电商商家要及时告知消费者,并取得消费者的同意和谅解,要及时、足额退还消费者已支付的费用。如果确实存在借疫情恶意“砍单”的,就应当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规定,敦促商家承担相应责任,从而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同时,执法部门要给予无良商家最严厉的经济制裁和行政处罚,让其得不偿失,今后不敢再去恶意“砍单”坑害消费者;如果屡教不改,除给予严厉惩罚外,还要坚决清理出电商平台,让其彻底“歇菜”,以儆效尤。 

  总之,电商商家别打错了“小算盘”,发“国难财”必须受到严惩。电商商家要严格自律,自觉规范经营行为,千万不要利用疫情防控做一些伤天害理之事。 
EoE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