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文强硬回复称将追索停用丰巢的东新园小区带来的损失后,丰巢态度突然转变。5月9日晚间,丰巢智能柜发文称,对于12小时免费保管期有测试,并开通“亲友代取”功能。顺丰则将会在近期率先推出早取件、赢红包的活动。(北京青年报5月10日)
从近期舆论的反弹可以看出,丰巢用户黏度并不是很高。丰巢单方面涨价及面对东新园小区的强硬回复,无疑会激起用户群体的“过敏反应”。且随着舆论关注日渐增长,抗议声日趋占据主导地位,想必正有越来越多的中间用户向“不付费”的方向流失。面对舆论热度,丰巢必须迅速反映。
与其说,丰巢态度转变是希望在用户意愿与企业盈利之间寻求“最大公约数”,不如说是利用一份看似示弱的公告,降低舆论的反对声。
丰巢用户是消费者,个体消费者不会将企业的整体利益当作消费意愿的影响要素。换而言之,丰巢亏不亏本,于用户无关。何况,即便丰巢倒了,消费者还有其他取件方式可以选择。恐怕,部分用户已冷静地看出,智能取件柜既是方便用户,也是方便快递公司,庞大的快递行业不会让“快递最后的100米”被掐断。
诚然,疫情的影响让不少企业损失惨重。丰巢连年亏损,也需要及时转变盈利模式。但是,舆论的声音并不会在意企业的存亡。舆论导向对用户消费影响十分巨大。用沃尔特·李普曼的舆论观看,大部分用户是跟随群体的“羊群”,即便起初对付钱毫无在意,也会随着群体舆论导向站在反对者的行列中。
眼下,丰巢若想避免更大的损失,就必须用在舆论应对上采取措施,避免企业形象被固化在用户群体的对立面。在不影响收费主线的情况下,适当的示弱就成了耽误之急。
丰巢的公告看似提出了一些让利措施,可实际上优惠并不是很大。所谓“亲友代取”功能,并不比“取件码”高明多少。领红包虽是“掏钱”,可丰巢与“大股东”顺丰之间的合作关系,也令人不禁担忧“红包”不过是玩“羊毛出自羊身上”的嫁接营销。“强硬回复”是大棒,“用户公告”就是胡萝卜。无论如何,态度已经表露出来了。
公告只是第一步,若想在舆论上再赢几分,为收费服务打基础,恐怕还需要第二步、第三步。例如,持续“叫苦”,博得用户的同情,让“打赏”来得更多一些;或者,打击快递网点擅自入柜的现象,争取在舆论上,与用户群体站在同一行列;或者,进一步转变盈利模式,将“显性收入”转变为“隐性收入”。
说到底,眼下有用户反对丰巢收费,还是舆论问题,不是服务问题。只要能在舆论上争取广大用户群体的认可,收费想必还是能坚持下去的。
丰巢推出“亲友代取”不过是向舆论示弱
———————————————————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