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晚间,云南野生动物园针对引发网络热搜的“钓老虎”项目发布通告回应称,目前已组织人员进行核查,并对该项目进行及时整改。近日,云南野生动物园“钓老虎”另类互动的项目,引起网友讨论。网络视频中,游客站在护栏外,用长竹竿一端挂肉投喂老虎。通告称,云南野生动物园内开展的部分野生动物互动项目,旨在发挥动物园的科普教育意义,丰富游客对野生动物的了解。(中国新闻网4月8日)
在疫情形势依然十分吃紧的当下,云南省野生动物园不是把心思用在如何防疫上,做到动物园有序开放,而是用老虎做诱饵,吸引游客前去“钓老虎”。据动物园方面讲,这样做旨在发挥动物园的科普教育意义,丰富游客对野生动物的了解。此种解释令人匪夷所思。如果说出于娱乐考虑钓一下“假老虎”倒也罢了,毕竟有娱乐互动的成分在里面,但是众目睽睽之下让游客去钓“真老虎”,这玩笑开的就有点大了,早已经偏离了“科普轨道”。
我们知道,老虎在我国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国曾经是世界上虎种最多的国家之一,在我国广袤的国土上曾经生活着华南虎、东北虎、新疆虎、孟加拉虎、印支虎等至少五种老虎,但是如今形势不容乐观,不单是野生老虎种类减少,数量也少到了令人咂舌的地步。而我国最著名的虎种,也是我国特有的虎种华南虎,被认为在野外已经灭绝了。新疆虎又叫罗布泊虎,灭绝于上世纪40年代,由于灭绝较早,所以关于这种老虎的生活习性和种类归属还有很多谜团,如今有些生物学家将它划归到里海虎(西亚虎)中,但是两者长相差异较大,不过里海虎也已经于1989年灭绝,所以这个种类的老虎已经永远消失了。在这种情况下保护现有的老虎品种已是刻不容缓。
如果说作为普通游客不了解动物保护法倒也罢了,问题是云南省野生动物园竟然举办这种“互动游戏”,并美其名曰为“普及科普知识”,着实有些让人“看不懂”。一根长长的杆子上面挂着肉,放在老虎池下让老虎去争食,这里面究竟有多少“科普含量”?令人值得怀疑。此种行为除了能满足一些游客的猎奇心理外,已经变得毫无意义。既然是科普宣传,就应该在“老虎室”里进行,一边看着老虎,一边对老虎的习性、生存状况进行详细讲解,而不是让游客用杆子挑逗老虎。退一步说,这种“互动游戏”极具危险性,如果游客不慎跌入池中,则很可能被老虎咬伤,甚至吃掉,这并非危言耸听。
“钓老虎”早已经偏离了“科普轨道”,对这种无视动物保护法的行为必须进行棒喝与追责。一方面,有关部门要介入调查,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不能不了了之;另一方面要在公民中进行动物保护法宣传,教育公民爱惜保护动物,不能把野生动物作为取乐对象。是否善待保护动物,不但考量着公民的保护意识,也考量着动物园的法律意识。
眼下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的进一步好转,公园也好,景区也好开始开门纳客,在此提醒人们,请多些动物保护意识,少拿野生动物,尤其一些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作为取乐对象。野生保护动物不是企业花式营销的筹码,这种偏离“科普轨道”的科普游戏必须叫停。
“钓老虎”的"科普游戏”玩不得
———————————————————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