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廉思等研究的报告表示,职业歧视与恶意投诉是快递小哥的核心痛点。调查显示,38.24%的快递小哥表示“在过去一年中遭受过职业方面的歧视”,在遭受的社会歧视中排名第一;同时,有42.43%的快递小哥认为工作的难点是“用户不理解,投诉压力大”,在所有工作难点中排名第一。81.33%的快递小哥表示自己曾遭遇过“客户态度不好”的情况,71.33%的快递小哥表示自己曾遭遇过“被客户投诉”(据12月26日《工人日报》)。
曾看到网上有这样一句调侃:在快递小哥面前,我感觉真正成了“上帝”,如果你实在找不到可以出气的对象,那就订一份外卖吧。言语虽然“委婉”,却也道出了快递小哥的职业卑微和缺少尊重。事实上也正是如此,用某位快递小哥的话说,“提起来都是泪”,只要客户不高兴想找茬,怎么都是送快递的错,一旦被投诉,轻则被公司罚款订单量减少收入降低,重则干脆卷铺盖走人。虽然每月工资不算少,但却都是汗水和泪水一起换来的。
应当说,现实社会中,快递小哥无疑是劳动强度最高、工作时间最长而且是最忙碌还是安全风险较高的职业之一,尤其是在“双11”等电商销售高峰时节,快递员饥肠辘辘疲于奔命的工作身影几乎比比皆是,在很多人收到网购“宝贝”而沾沾自喜时,恐怕很少有人会想到自己的快件究竟经过多少快递小哥的接力传递,凝聚着快递小哥的几次“历险”?
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尊重劳动者”和“劳动最光荣”,尤其是遇到环卫工受辱乃至被打的新闻报道时,很多网友更是义愤填膺,在对施暴者纷纷谴责的同时,“尊重劳动者”的声音更显得越发嘹亮。然相比起普遍年龄偏长的环卫工遭遇不公平时所受到的同情,快递小哥受到客户歧视甚至遭遇公司不公平对待,却往往很少受到舆论关注,不仅如此,有些家长在惩罚犯错孩子时,往往还拿快递小哥做标榜:再不好好学习,长大只能去送快递。
平心而论,快递小哥劳动之所以缺少被尊重甚至歧视,除了职业本身门槛较低,从业者普遍又较年轻和学历不高之外,更多还是来自就业市场的压力。在大学生毕业生“满大街”的时下,来自农村仅有初高中学历的年轻人,要想融入城市谋一份适应自己且多劳多得的工作并不容易,而投身快递员行业无疑最容易被他们接受和珍惜,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饭碗”,他们不得不压抑自己个性来适应并且习惯于各种不被待见,既不敢得罪客户更不敢慢待公司,为避免被恶意投诉,甚至对有些客户提出的无理要求也不敢加以拒绝。久而久之,不仅降低了快递小哥的职业尊严,人格尊严甚至也时常受到践踏。
其实,在崇尚城市文明和追求生活品质的今天,无论是快递小哥还是环卫工,都是我们城市不可或缺的普通劳动者,环卫工扮靓城市,快递小哥是物流到家的使者,他们都是在用最朴素的汗水为我们城市的幸福指数奉献加分,理应得到整个社会最充分的理解与尊重。实际上尊重快递小哥,既是尊重劳动者,也是在维护我们自己的消费权益,也只有相互尊重与关爱,我们的生活与消费才会变得更加快乐和美好。
尊重快递小哥也是在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