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还需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

作者:卦哥家 2019-12-25 12:19:25 阅读:
———————————————————

近日,民政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公安部等12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外界解读认为,《意见》填补了儿童福利领域的制度空白,是适度普惠性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重大拓展。国家层面保障制度完成顶层设计的同时,地方也在行动,近段时间,河南、湖南、四川、贵州等多个地方陆续出台相关文件,以切实保障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权益。MZV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所谓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均符合重残、重病、服刑在押、强制隔离戒毒、被执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失联情形之一的儿童;或者父母一方死亡或失踪,另一方符合上述情形之一的儿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约50万,而相较而言大众更为熟悉的孤儿群体,今年1月底民政部披露的数据为34.3万。由此可见,全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群体比孤儿群体更为庞大。这种状况并不难理解,孤儿群体的指向非常明确,其对应的情形相对简单,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对应的状况则比较复杂。MZV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这种状况的复杂性导致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群体的命运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如果有稳定的监护人,且其经济状况较好,孩子的处境可能相对较好;而如果监护人本身的处境就很糟糕,孩子的生活和成长就面临很大问题。MZV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遗憾的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针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群体的福利保障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按照民政部儿童福利司司长郭玉强的说法,国家一般通过低保、临时救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这样的救助对这类孩子进行关爱、帮扶,但是没有形成政策合力,导致保障标准相对比较低以及监护没有完全履行。现实中,一个家庭如果有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相关的福利保障可能会对其有所侧重,但结果未必尽如人意,也就是说,孩子未必就是最终的受益人。出现这样的状况不难理解,外界不能苛责监护人,毕竟名不正言不顺,如果不是专门的福利保障,又怎么能保证这些零星的救助能最终落实到孩子身上?MZV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过去的福利保障制度之所以忽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这一群体,一方面是因为对其处境估计不足,毕竟与孤儿存在很大的差别,有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处境糟糕只是阶段性的,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政策的推进;另一方面,过去对该群体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缺乏明晰的认定,也是现实中福利保障覆盖过程的一大障碍。MZV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正式纳入政府制度性救助体系,意味着无论是公共认知还是群体认定的技术环节都有了改善。此举填补了儿童福利领域的制度空白,整个福利框架体系将更完善更合理。不过,考虑到该群体涉及的情形相对复杂,现实操作中必须防范可能的乱象。比如,有的父母在外地务工,一旦拒不抚养孩子且处于失联状态,按照意见的认定标准,其子女就属于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也要被纳入保障。但是对于这类状况,显然要有针对性的措施跟进。MZV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为此,《意见》提出要健全信用评价和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将存在恶意弃养情形或者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保障资金、物资或服务的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失信行为记入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施失信联合惩戒。其中尤其明确对有能力履行抚养义务而拒不抚养的父母,民政部门可依法追索抚养费。MZV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是一个亟须救助的群体,让那些身处困境的孩子得到应有的保障,《意见》的下发只是一个开始,今后在认定标准和惩戒制度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完善。MZV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