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性旅游前的包袱

作者:卦哥家 2023-01-08 16:05:42 阅读:
———————————————————

2023年对全球经济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发生在今天(1月8日)。经过1016天国门紧闭的疫情时代,中国从今天起全面解封边境,重新对外开放。r0y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压抑了近三年渴望出国的心情,中国旅客终于可以出游了。r0y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据统计,从2020年至2022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累计减少4亿人次。旅行平台数据显示,中国边境开放的消息已带动出境游搜索量暴增,用户主要来自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搜索最多的目的地包括新马泰、日韩及美英澳。r0y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不过,在他们开启报复性旅游前,还有一些包袱须卸掉。r0y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在外,中国正值疫情高峰期开放边境,引发全球多国忧虑,纷纷对中国入境旅客加强防疫管控。r0y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在内,如果说疫情之初,最具代表性的画面是全球超市的“卫生纸之乱”,随着疫情来到“快速过峰”阶段,去年横扫新加坡、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地的“护照危机”,也极可能在中国登场。r0y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内外的短期条件反射问题化解后,还有“再等等”的观望态度。r0y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去年,当其他国家陆续开放时,搜索引擎谷歌通过分析高增长搜索,揭示了人们集体情绪上的一种二元性,乐观与担忧并行,渴望却谨慎,有形无形地影响着消费需求和行为。r0y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不可预料的事的确有很多。天灾人祸相互作用,疫后出游越发考验应急能力,甚至是生存能力。r0y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持续的通货膨胀,导致不断上演的劳资纠纷引发各地罢工潮,扰乱交通和航班等公共服务,随时可能让人滞留机场和火车站。极端天气使得出游遭遇台风暴雨、洪水土崩、冷流暴雪、热浪山火时常耳闻,也不再是事不关己的遥远事。此外,各路激进、排外、民粹主义又开始在世界各角落躁动,所催化出的暴力突发事件,恐怕只会增多不会减少。r0y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当然,总不能因不一定会发生的事而裹足不前。久违了的出游,肯定还是让人前赴后继。r0y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对亚洲及全球经济而言,中国出境游客与消费者增加,会起到提振和支撑的外溢效应。根据高盛去年底的评估,中国重新开放除了能积极影响旅游业收益,也能带动商品进口。香港、泰国和新加坡预计是最大受益者,预估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依次为7.6%、2.9%、1.2%。r0y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可是,中国重新开放也有输出通胀的影响,可左右各地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而高度依赖外国进口供应的经济体面对的风险较大。高盛报告就指出,中国石油需求增加会推动全球油价每桶上涨15美元,影响香港和新加坡等经济体。r0y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对其他地方的旅客而言,接下来最直观的感受应该是环境密度的改变。r0y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过去一年,身边不少亲友早已开启报复性旅行模式,有者出国不下五次,狠狠把空窗了两年的海阔天空追回来。r0y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回国后,他们除了分享所见所闻,一部分也忍不住坦露对热门旅游目的地不拥挤、不塞车、不嘈杂的倾心。r0y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或许,这样的体验以后就会变少,但也视这些目的地如何规划和管理。不过,放下任何包袱,开放心态,何尝不是旅行本身所追求的状态。r0y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无论如何,享受旅行的乐趣,将会是不少人正式告别疫情模式的一种仪式。r0y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