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中国不能警惕经济方面的“逆淘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就可能无法彻底完成,过于倚重房地产、金融等导致“未富先虚”的“虚胖”型经济体质,可能使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提前患上“高血脂”等病症。
1840年的鸦片战争,意味着古老的中国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沦。远在欧洲的马克思评论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换言之,即使马克思当时对中国充满同情,认定挑起战争的西方帝国是非正义的一方,但他同时也不得不承认,那时候的中国是一个“陈腐世界”,国土沦亡,民不聊生,官吏贪腐,土匪横行。
从那以后,再来看今天的中国,似乎把人类社会所有的赞颂之词加在中国身上都并不违和。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消除国土上的任何贫困现象,其蓬勃的发展态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使得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也心生畏惧,把中国定义为首要的战略竞争对手。5000年来,中国曾经长期是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而现在它正在走向前所未有的强大,并重新给世界展示一条不同于西方特点的繁荣昌盛之路。
中国重回世界舞台中心的趋势势不可挡。然而,在大踏步前进的同时,要警惕至少三个方面可能出现的某些“逆淘汰”,会成为这条东方巨龙身上隐藏的病灶。
教育方面的“逆淘汰”。中国自古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这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不断发展的内在基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事实上在努力建设最优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只有最优秀的初中毕业生才有可能考上师范类中专。但现在,师范类学校很难吸收到最优秀的学生。
一名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坦言:“大多数都是学习成绩靠后的来报考,很多回校当老师的都是外面找不到挣钱的地方,然后回到学校来工作。”中国中小学的师资可能会出现“逆淘汰”的问题。
还有更多的教育“逆淘汰”隐患。比如,在一些高校,“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可能成为恶性循环,只有那种热衷于掌握行政权力的人,才可能获得更多的科研桂冠和资源,把握学术话语权。中小学教材教辅等的编写,也容易出现不良现象,有的地方采用哪种教材教辅,更多是取决于出版单位本身的“公关能力”,而不是看书籍本身的质量等等。如果出现这些乱象,长此下去,就可能使得整体教育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官吏方面的“逆淘汰”。中国历史上既有“官吏”不分的时期,也曾长期存在“官”和“吏”区隔的时期,但整体上官为政务之长,吏是办事人员,通常必须是品学优异者才能为官,官员队伍始终具有很明显的“精英化”倾向。然而,这种状况可能正在隐形地改变。
有中国媒体几年前进行的一项大型调查显示,有53.5%的受访者认为“逆淘汰”就在身边,空谈的淘汰实干的,投机的淘汰忠诚的,优秀的反被拙劣的挤掉。埋头苦干、廉洁奉公的干部上不去,善于投机钻营的人反倒如鱼得水。
当然,这种调查结果依据的是人们主观感受而非客观实证。事实上,如果否定中国官员队伍整体素养,就难以解释中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快速发展背后的治理能力。但客观上,官员队伍“逆淘汰”的隐患是可能产生的。比如,和教师领域一样,现在报考公务员、尤其是基层公务员的,往往并不是那些最品学兼优的人,官员队伍事实上在逐步“去精英化”。在公务员录用和选拔过程中,虽经大力整顿,但各种暗箱操作的空间难以绝迹,近年来大批落马官员“边腐边升”“越腐越升”的现象屡见不鲜。
经济方面的“逆淘汰”。最近因为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作为出品人的纪录片《美国工厂》而倍受关注的中国企业家曹德旺日前受访时坦言,改革开放后,大批的中国留学生前往美国,学习西方经济,而在当时美国正热火朝天的去工业化,今天看来,中国学美国的去工业化,学得很到位,房地产、金融业都做起来了,制造业面临边缘化的危险。
毛泽东时代留给中国的巨大遗产之一,就是千辛万苦所建立起来的完整农田水利体系和工业体系,这为解决中国粮食问题、使得中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奠定基础,也是中国能够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大基石。但是,媒体报道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没有大规模地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基层农田水利设施拥有量匮乏,年久失修导致的不能正常使用和废弃现象严重。
而在非农领域,制造业如果继续严重边缘化,也将动摇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事实上,这是一种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逆淘汰”现象。此外,市场中官商勾结、假冒伪劣屡禁不止、政府管得过多过死等,也都会带来经济领域的“逆淘汰”,但这些“逆淘汰”可能还不如经济结构的“逆淘汰”严重。
对于上述领域可能存在的相关隐患,或许称之为已经形成“逆淘汰”,显得过于偏激,但是它们带来的问题绝对不容忽视。如果长此发展下去,它们可能逐步掏空中国的发展潜力,纵然中国当前快速上升,未来也可能遭遇科教文化、政府治理和经济发展领域的各种严重挑战,乃至使得中国的复兴功败垂成或昙花一现。
比如,倘若中国不能警惕经济方面的“逆淘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就可能无法彻底完成,过于倚重房地产、金融等导致“未富先虚”的“虚胖”型经济体质,可能使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提前患上“高血脂”等病症。而教育、官吏方面的“逆淘汰”若不能得到防范,未来的中国将缺乏足够的人才支撑,官员的平庸化更无法适应未来更严峻的挑战。
纵观世界大国兴衰史,许多国家就是在蓬勃向上的过程中,暗中埋下了各种“逆淘汰”的隐患,使得国家的发展势头到了临界点后,就出现突然转折向下的危机,有的甚至从此一蹶不振。应该看到,中国已经在防范上述“逆淘汰”方面持续努力。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后,高层推出许多新政。如在经济领域,就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振兴实体经济,遏制房地产泡沫,高度重视防范金融等领域风险等等。但是,有些复杂问题的解决往往难以迅速见效,有的问题治标易治本难。
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的全球霸权并未巩固,西方世界陷入巨大调整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革命方兴未艾,中国仍然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战略机遇期既有可能延续更长,也有可能遭遇突然的打断。留给中国的时间始终不多,如何加快深化内在的改革,防范各种“逆淘汰”隐患,中国还须持续加速加力。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