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20日参议院外委会的提名人审核听证会上,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提名的驻华大使人选伯恩斯(Nicholas Burns)表达对华强硬,也是为了能够顺利通过提名。听证会后,民主党和共和党参议员们对他的表现基本满意。伯恩斯提名接下来预计会顺利通过全院投票。
伯恩斯强调,中美两国在气候变化、全球卫生与健康、防核扩散等方面存在共同利益。但是,现在的美国国会两党议员似乎并不在乎和北京的合作领域,鲜有人提及合作议题。在整场听证会上,两党议员提问最多的话题便是台湾。
民主党和共和党议员当中,都有声音要求拜登政府采取对台“战略清晰”,放弃过去40多年的“战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政策。克鲁兹(Ted Cruz)等右翼议员认为,战略模糊就是向北京示软,并要求行政机构对协防台湾做出明确承诺。
但是,伯恩斯明确反对放弃战略模糊政策。在议员们的多次追问下,伯恩斯伯恩斯说,保持美国的一中政策是遏阻中国大陆对台使用武力最明智、最有效的方式。如果坚持这一政策,并强力执行,它就会取得成功。
总括而言,伯恩斯明确表达了“三个美国应该坚持的正确做法”。
第一,美国继续坚持自己的一中政策是正确的。
第二,美国保持战略模糊是正确的。
第三,美国继续支持通过和平手段解决该地区争端,反对任何破坏现状及地区稳定的单边行动。这也是正确的做法。
伴随这三个“正确”,伯恩斯也表达了另外一层意思,即反对美国对台湾做出明确的协防承诺。对是否协防台湾不做确切承诺,也是战略模糊的一种体现。在表达这三个正确或一个反对的态度时,伯恩斯都会习惯性地批评北京,提到美国在台湾议题上也不能相信中国大陆。但是,这种表态实际上也是在向台湾表达美国传统立场,甚至可以说也是在警告台湾。
比如,坚持美国的“一中政策”,就是回归中美建交以来美国所坚守的立场。按照三个中美文件的措辞,美国只表达“认识到”(acknowledges)中国对台湾的主权立场。在中方文件中,就是指美国“承认”中国对台主权。
最大的模糊之处体现在“一个中国”政策的表述。伯恩斯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但他强调的美国的一中政策包括《与台湾关系法》(TRA),并依照该法支持对台军售,以此强化台湾的防卫能力。伯恩斯的原话是:支持国会和白宫深化对台安全援助(deepen our security assistance to Taiwan)。
伯恩斯最终提到的应对台海局势的方案就是保持美军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与威慑。这也是目前美国传统的做法。
美国回归传统、保持模糊,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反对台独”,或者说是对台独的一种警告。刚刚逝世的鲍威尔担任国务卿期间曾明确强调台湾不是“独立的主权国家”,美国支持台湾和中国大陆的“和平统一”(peaceful reunification),美国并不支持台独。
美国这一立场继承前30年,也影响之后的对华关系定位。虽然现在很难有美国外交官如此直白地表达美国战略模糊政策,但它总体上延续了“反对台独”的立场。而且,伯恩斯保持战略模糊的立场和拜登及坎贝尔(Kurt Campbell)、沙利文(Jake Sullivan)等其他亚洲或印太事务官员的主张一致。
伯恩斯所说的反对任何破坏现状及地区稳定的单边行动,对象指北京,当然也包含台湾,尤其是台独势力。也就是说,无论是北京,还是台北,都不能打破现状。台湾政客推动各种形式的台独,就是破坏地区“现状”。
之所以也是警示台湾,是因为右翼主政四年后,中国大陆-美国关系已经由合作更多地转向竞争与对抗。加上美国国会已经通过或正在推动新的对台法案,台湾政客免不了会对台美关系抱有新的幻想,甚至会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需求,或者游说美国在安全方面给出某种保证。
而美国强调传统立场,基本上可以让台湾放弃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避免单方面开展有损地区和平的做法。这也有助于缓解北京方面的顾虑。至少说明美国行政机构的决策者在台湾问题上没有那么冒进,依然保持审慎的姿态。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