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到2023年的辞旧迎新之际,各种总结和预测循例涌现。笔者希望在此时用一句古诗来表达感受,以提供各位认知世界的角度之一,那就是王勃的诗句“无为在歧路”,意即这两年的世界基本陷于无所作为的境地,根本原因可能是人类在很多事上都走入了歧途,因而无法取得相应的成就。
首先是逆全球化趋势还在加深,不仅不见明显翻转,反而有更多国家和行为体参与到逆全球化大潮中。全球化曾是人类经济及学术研究的共识,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引以为荣的经济发展模式,被冠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或“华盛顿共识”等显赫称号;但现在从华盛顿开始,各国经济都以追逐自己的相对收益为宗旨,在国际交往中谋求单边主义行径,并且似乎已形成氛围,争相模仿。
虽说各国经济的困难都有原因,但如果最发达的一些国家不能在牺牲一定利益的基础上,带领大家重新走上全球化道路,而是以各种方式寻求经济脱钩以获得短期利益,从长远和全局角度看,这注定是一条错误的经济发展道路。
其次是主要大国的战略取向呈现倒退趋势,非但未能探索出适合人类共同发展的更优战略,反而在走向曾经使人类跌入深渊的灾难性战略。这种情况尤以俄乌战争为典型,俄罗斯再次以地缘战略和军事安全作为国家首要对外战略,这在高度复合,相互依赖的信息化世界里,其实是非常落后的战略取向。这曾是导致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源之一。这种不顾前车之鉴的战略,已经直接导致世界危机的爆发,包括粮食和能源危机以及不同程度的军备竞赛。
在这种趋势下,土耳其选择采用军事手段解决叙利亚的库尔德人问题,科索沃塞尔维亚人引发的危机再次出现,在南中国海和台海爆发军事冲突的危险正在提升,朝鲜以不断的导弹试射来推进国家安全目标。这些都是以落后而危险的战略企图解决问题,实在只能证明人类不具备吃一堑长一智的智慧。
再次是气候变化等危机没有取得高效进展,而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埃及召开的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在争吵中提出损害及赔偿议题,但在落实具体方案,要求各国拿出具体资金解决问题时,却陷入无声的尴尬中。格陵兰岛的冰川还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融化,近10年的地球平均气温还是史上最高,各种极端天气现象和地质灾害事件愈发增多;需要人类共同应对的冠病疫情,其实还是在三年的挣扎后,选择了被动的群体免疫。不要忘了,这些全球公共危机还有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如果不尽快获得人类共同协调有效应对,危机将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通道中。
还有是意识形态竞争日趋成为国际交往主旋律,历史已证明这通常都是导致冲突的无解博弈。不管是在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中,还是在印度尼西亚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上,抑或在联合国全球论坛中,越来越多关于文明高低和价值观优劣的争论,开始甚嚣尘上,不少国家和人物越来越习惯于给别人说教。这事实上不仅无法弥补隔阂与误解,反而会平添许多猜疑和不快。
人类发展的进程一直伴随文明的多元纷呈,价值观的历史取舍,目前的意识形态争夺,实在是各文明形态之间包容性下降的表现;而没有包容的世界,恐怕冲突只会越来越多。
最后是自然科技的发展没有突出成果,众多量的进步还没有演变为质的突破,因而无法看到能解决人类生存困境的创造性机遇。近年,最令人鼓舞的技术突破,恐怕就是美国在核聚变领域取得能量正收益,但要真正进入商业运营,也许还需要半个世纪或更久;其他的突破性技术进步似乎就更没看到。
技术进步一直是许多无视全球危机的人的借口,他们认为所有困难都会在人类的科学发展中被克服,就像蒸汽机解决了人类动力短缺问题,电力解决了能源存储和输送问题一样。乐观的人自然还会对科技创新保有期望,但这两年确实没有此类迹象,还须要人们在这些领域多一些关注和投入才行。
总的看来,在走出2022年,走进2023年时,人类似乎在许多领域走入“歧路”,因而显得相对“无为”,也成为不少人悲观失望的理由。只希望有更多人体会当前的“无为在歧路”后,能避免未来“儿女共沾巾”的后果。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