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Apr. -
现实丰富多彩,信息浩如烟海。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加工,一勺清水足矣。
- 29/ Apr. -
一个成功的国家之所以是想象的社区,只因为它是“被记住的社区。
- 28/ Apr. -
美国决策者的“价值化透镜”,或者“意识形态框架”,即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两大范式:前者体现在对权力格局之理解上,信奉冷血的零和权力游戏,执着于对权力之“相对份额”的追求。后者见之于对一特定社会主流价值观之评价上,信奉自由民主理念的普世意义与优越价值。
- 27/ Apr. -
潮流真正的对立面是过度的实用与效益主义,是对审美的缺乏关切,就像个少年真正的对立面甚至未必是年年月月的拖累,未必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浸蚀,甚至不是残酷或者冷,而是对任何人都失去了诗意的无效的热情。
- 26/ Apr. -
你要是明白了云的梦境,你自当能解脱一直在赶路的魂魄。
到时候,你想忘记的,也许只有生命了。
- 25/ Apr. -
有一天我们会相遇,但相遇是假的。像一条河,有一天,河水也会改变方向。
- 24/ Apr. -
在一切看似黑暗的境况中,我们要提醒自己及传达给新一代的信息是不管病毒如何猖狂,唯有那份从不放弃的希望,才是驱散一切阴霾的那道光。
- 23/ Apr. -
当下社会,有些人倾向于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指指点点他人,有些甚至以手机摄像头对准稍犯错者录视频,这样的举动不免造成现场对立局面。其实很多人的生活都不容易,只要多一份体谅,就少一点隔阂。
- 22/ Apr. -
与其不断回头去看来时路,我们能越快放下过去的包袱,认清眼前的限制与事实,调整心态向前走,对个人和国家的防疫,以及复苏进度越有助益。
- 21/ Apr. -
五花散作云满身,誓遣阴云日复夜。
时代风云,书生心志,相隔多年,展书观文,依然历历在目。
字间上风云无声,却似于无声处听惊雷。
- 20/ Apr. -
一个理想的社会图景,就是兜底的保障很完善,广大普通人过着普普通通又不失体面的生活。
- 19/ Apr. -
现在的互联网环境,和社会环境一样,早已从增量市场,转变成了流量市场。
- 18/ Apr. -
人每天面对千万种不同的社交状况,大脑无法逐一推理判断,很多时候便采取捷径,利用潜移默化形成的各种或对或错的偏见,快速决定自身回应的方式。很多本属于常识性的“偏见”,已经严重流失,乃至就算接受了多年教育的人,在社交言行上还是会出现严重偏差。
- 17/ Apr. -
要在同一块土地上和谐共处,唯有通过对话来增进理解;否则,矛盾就只能诉诸暴力;而暴力不会解决问题,只会加剧问题。
- 16/ Apr. -
自由主义是一个有缺陷的体系,应该批判。但由于缺乏理论创新,社会批自由主义的结果往往是纵容复辟势力,使自己倒退回70年哪个时代的水平。比如有意无意地再祭起“无产阶级专政”“阶级斗争”和“废除私有制”的旧理论,这肯定得不到世界和公知的认同。
- 15/ Apr. -
现在官场里急于往上爬的人都对个人崇拜方略乐此不疲,但它对现代文明人来说像吃了苍蝇。它在官场泛滥就是官场堕落的表现,向社会扩散就是国家法西斯化的前奏。
- 14/ Apr. -
在“众说纷纭”的时代,希望无论是政府还是主流媒体,都学会以积极的心态,正面看待来自四方八面的多元、杂乱甚至错误的声音,不应总是带着敌视的态度,不是对之嗤之以鼻,就是动辄利用假信息、假新闻的标签对其进行鞭挞。
- 13/ Apr. -
世界上最怕人口增长的人,是富裕的精英人士和贫穷国家的富人。
- 12/ Apr. -
音乐超越科学之处在于其承载的记忆与情感密码,一首家乡的小调可以勾起游子内心深处的记忆,唤起最真挚的情感。
- 11/ Apr. -
每次去图书馆看书,仅从排队开始,就感觉与大家已经有了“相濡以沫”的沧桑美学。
- 10/ Apr. -
同在一个社会不见得有相同的情动,但同在一幢楼房却必有相近的理想。
- 9/ Apr. -
书海梦醒,老去的投资者,当夜也许会梦回股市。
- 8/ Apr. -
知识能让人成熟,做出明智的决定。然而,社交平台的普及,让人们能够同时间接地收到不同的观点,有的中肯,有的极端。每个人在当下环境,一定得磨练出分析事物的本事。
- 7/ Apr. -
每个城市有这么一群人,为了能打两份工资不高的工作,来赚取更高收入,宁可不转为福利较好的月薪工作。他们书念得少,不容易透过培训提升技能来获得擢升或赚更高工资,只能勤勤恳恳地多工作,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 6/ Apr. -
一个人或组织,倘若对事情的主观认知和存在的客观事实这两者之间存在的落差视若无睹,做出错误决策就在所难免了。主观和客观的落差越大,所做出的判断和决策也就错得越离谱,导致失败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 5/ Apr. -
既往已去,来者可追。
- 4/ Apr. -
当疫情的乌云,抗疫的气氛,无所不在笼罩了人心、社会、时代、世界,笼罩了文学的天与地,所有优秀创作皆有了‘精神疫苗’的意义。
- 3/ Apr. -
那时,我们有梦想,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跨越世界的旅行。现在我们深夜喝酒,杯觥交错,是梦破裂的声音。
- 2/ Apr. -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梦想。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又重新开始了。在这看似无限的往复中,每个时代或匆忙或悠闲的人类都需要一种精神食粮,来抵制自我精神的疲劳甚至堕落。
- 1 / Apr. -
当喉咙发干时,会有连大海也可以一饮而尽的气概,这便是信仰。等到喝时,至多只能喝两杯,这才是科学。——契诃夫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