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非通报世卫Omicron(奥密克戎)变种大约一个月后的今天,该病毒株在丹麦、葡萄牙、英国、美国等欧美国家已迅速成为新增确诊案例的主流。在美国,截至12月18日的一个星期内,该变种已占其新增确诊案例的73%,是此前一周的数字急增六倍。
由于Omicron成为全球各国主流只是时间问题,不少国家都以扩大疫苗加强剂接种,或收紧抗疫社交管制来应对,其中此前采取较宽松抗疫措施的荷兰在12月19日更成为欧洲抢先进入封锁的国家,将全部非必要场所关闭,至少到来年1月14日为止。圣诞前夕再遇变种来袭,人们回想去年同类景况,不禁有历史重演之感。
随着时间的推演,以及Omicron从最先发现的南非传遍多国,我们对Omicron的认知正不断加深。本周就有至少四个分别来自南非、英格兰、苏格兰和丹麦的研究,显示出暂时估计能以每两日倍增感染案例高速传播的Omicron变种,在致病能力之上逊色于流行全球的Delta(德尔塔)变种,进一步支持了这个最初出自南非案例的观察。
高传染、低致病互相抵销?
南非的研究显示Omicron感染者的住院率比其他变种的感染者低八成,不过研究人员只就病人的年龄或长期病患作加权,并没有考虑病人是否已接种冠病疫苗。在每日新增确诊人数已往下行的南非,研究者更认为此结果将在其他有高比例人口曾感染冠病的国家有效(据估计,南非已有六至七成人感染过冠病病毒)。
在天气与南半球迥异的欧洲,以英格兰数据为基础的伦敦帝国学院研究显示,相较于Delta感染者,Omicron感染者的住院率低大约15-20%,而在未接种疫苗或未曾感染冠病的人口中,此数则为11%。苏格兰的研究则显示在完成两剂疫苗接种的年轻成年人中,Omicron感染者的住院率较Delta低三分之二;丹麦的数字也与苏格兰接近,不过有学者就认为这或许并非病毒本身造成,而是受感染者多为年轻且已完成疫苗接种所致。
同时,虽然全球多种主要疫苗原有的两针接种对感染Omicron的有效率已大大降低,但其对重症的有效率只是稍有下降、依然在甚高水平(例如复必泰的数字就由针对Delta的93%下跌至70%),而且实验室数据也证明加强剂的接种能以超过20的比例增加针对Omicron的中和抗体量。
另一方面,本周刚获得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使用的辉瑞口服药物Paxlovid,可大大减低重症高风险患者的住院和死亡率之余,更是以针对冠病病毒用以自我复制的酶为机制,预计对Omicron依然有效。
这些疫苗与药物的消息,配合起Omicron致病能力初步预期较低的数字,可算是全球第二个疫下圣诞当中难得的小礼物。
不过,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伏”,Omicron看似较低的致病率,其实绝对不能让人们掉以轻心。在整体人口的疫情而言,其较高的传染率与较低的致病率,在公共卫生的层面是一组可互相抵销的数字。如果其传染率较此前病毒株大增,致病率却只得较低幅度的减少的话,高量的感染人口将会造成住院、重病、死亡人数的绝对数字上升。
因此,即使有人相信低致病率的Omicron能取代Delta成为主流可能是件好事,世界各国此刻都不得不对Omicron抱持起严阵以待的态度。
问题是,严阵以待的态度,不能代表各国在应对Omicron疫情上已汲取到此前的教训。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