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缓步回温,为带动消费,多地景区在恢复开放后又陆续出台了“限时免费”措施。3月16日,浙江、甘肃等地景区发布了面向全国游客的免费开放政策,加之此前已“官宣”景区限时免费的四川、南京等地,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确定在一段时间内“免票”的国内景区已超过100个。(3月17日《北京商报》)
新冠肺炎疫情对许多旅游景区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按理说,疫情消退后,随着人们“补偿性”或者“报复性”旅游消费的增加,景区应该通过提高门票价格等增加收入,把疫情期间受到的损失夺回来。而许多地方的旅游景区限时免费开放。这种方式,表面看有点让人无法理解,其实是一种极好的经营方式,是在“放水养鱼”。
全国目前已有百余家景区免费开放,对于景区来说,确实是亏了大本。不但没有收入,还要增加管理和经营成本。但这种免费开放方式,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到这些地方旅游。疫情期间,国人都呆在家里,憋得实在受不了,疫情退去后,绝大多数人都想到一些旅游景区玩一玩,放松一下。但到哪里去玩,肯定要进行精心选择。免费开放景区的地方,肯定吸引无数的游客来观光旅游。
游客蜂拥来到免费开放景区的地方,大大增加了这些免费开放景区的工作量和管理成本,表面上看是亏了,实际上必定会赚的。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不能只算小账,不能只算眼前账,更要算长远账、算大账,既要算经济账,更要算社会效益账。地方免费开放景区,表面上是减少一些收入,但一张张免费的门票,可以撬动当地全域旅游升级,助推整个旅游产业实现大发展。门票免了,可以激发人们旅游热情,景区的人气变旺了,游客的增加又带来了其他消费,挽救疫情期间受到严重冲击的其他消费。包括餐饮、住宿、演艺、旅游品的销售、交通运输、出租车等行业的消费都会被拉动,使综合收入大幅增加。
全国已有百余个景区免费开放,赚来的不只是人气还有更多的好名声,更可以使整体收入大增。毕竟旅游门票收入是整个旅游消费当中的占比不是太高,与旅游相关联的产业才是大头。虽说门票免了,单个游客的门票收入没了,但游客增多了,可以把景区周边的经济拉升上去,促进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
“旅游门票经济”已不适应旅游市场发展的新需求。精明的地方,早已淡出“门票经济”而另辟蹊径。旅游事业要想大发展,功夫不应放在“门票经济”上,而是应该放在延伸的产业上,全国百余个景区免费开放,是一种超前思维,是“放水养鱼”。当然,门票免了,必须做到“景区免费不降质”,更好地提升游客体验感。千万不能免了门票,但想办法通过提高观光车、缆车等景区其他游览服务的价格。不然,一旦哪个地方出现疏忽,容易引发各种争议。
百余景区免费开放是“放水养鱼”
———————————————————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