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捐献N95,这个操作太过激

作者:卦哥家 2020-02-06 10:56:29 阅读:
———————————————————

  据媒体报道,近日,山东省潍坊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各级各部门单位工作人员一律不得佩戴医用N95口罩,将已购买或储存的医用N95口罩全部捐赠给一线医护人员使用。”引发关注。从该要求中,不难看出潍坊市相关部门组织抗疫的决心和爱心。然而,要求所属工作人员必须捐献N95口罩未免过激,恐有官僚主义倾向。 

  首先,购买或储存N95口罩并没有错。在疫情萌发初期,便有消息指出,N95型口罩能有效预防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至此也引发了全国各地抢购N95型口罩的热潮。大部分政府工作人员毕竟不是医生,看不清需求。跟风购买N95口罩,是大众心理驱使下的结果。N95型口罩能预防病毒没有错,购买口罩保护自己和家人也没有错。 

  其次,在没有使用“特权”的情况下,储存口罩,不会产生恶劣影响。N95口罩虽然“稀缺”,但终归不是少数人特有的物资,任何人都能通过公开合法的渠道购买。在这个背景之下,部分政府工作人员因担忧疫情,事先购买或储备N95口罩,只要不用于不法目的,想必能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毕竟,谁都都有“以防万一”的心态。 

  再次,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理应得到尊重。《物权法》第四条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先不论工作人员家中剩余多少口罩可用,都属于个人财产,受法律保护,行政权力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倘若开了这个先河,一个地方的政府是否能以抗疫为名剥夺他人物资呢? 

  过去,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组织工作人员募捐,限定捐款额度,并公布捐款榜。看上去“爱心满满”,实际上却充斥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风气。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口罩全部捐赠”,也有强制捐款之嫌。且试问,工作人员有多少口罩,所属部门清楚吗?如果激起工作人的逆反心态,人人不捐,那措施还有意义吗? 

  或许,潍坊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推出的措施仅是措辞不当,并没有强制性,并没有涉及工作人员的私有口罩。但必须看到,以满足前线需求的名义,剥夺少数人的物资,终究有道德绑架之嫌。我们应当鼓励,应当引导,应当以物换物,而非“必须捐赠”,这样既得不到法律的认可,也得不到群众的称赞。
6xo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