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上堆放着一堆白色粉末,孩子们借助一根吸管,轮流吸食那些“白粉”……近日,家住阳光舜城的壹粉赵先生向报社反映,一款名为“干吃奶味棒”的零食在中小学生群体中悄然走红。记者在学校附近的小卖部中看到,这些“白粉”其实是奶粉。这种像吸毒一样去吸食的奶粉能让孩子吃吗?商家售卖这种吸食方式产品合适吗?不少学生家长纷纷质疑。(12月13日《齐鲁晚报
》)
中小学生喜欢吃零食,哪些“五毛零食”总让孩子乐此不疲,一些商家为了吸引学生,总是弄出一些新奇的零食招揽学生,商家赚钱无可厚非,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售卖的零食学生吃起来竟然像吸“白粉”,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这需要监管重拳出击,不能再手软了。
学生好奇心强,模仿力强。对于吸毒,他们是似懂非懂,他们知道毒品中有“白粉”,也知道吸“白粉”的样子,更知道吸毒不好,不过,他们却也心存想尝试的念头,吸“白粉”没有机会,现在有了吃零食像吸“白粉”就觉得挺好玩的,如今有这样的“仿制零食”,他们自然要尝试了,一传十,十传百,也就会成为流行零食了。这种零食,由于吃的过程如同“吸毒”,不少孩子都称这种零食为“K粉”或“吸吸乐”,不仅吃,甚至还会模仿电影里吸毒后的亢奋状态,手舞足蹈、面目狰狞。显然,这样的零食是“无良食品”,这种用“吸”的方式吃零食,也不健康,最重要的,明显带有教唆吸毒的倾向,容易给孩子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容易染上不良习惯。其实早在2013年之前,各城市学校周边的摊点涌现出一批稀奇古怪的零食,比如“魔烟”“如烟糖”“针管糖”“干吃奶味棒”等,它们因为独特的包装和食用方式受到了中小学生的欢迎,很快就风靡全国,但孩子却容易被带坏。2013年12月,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教育部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依法查处“魔爽烟”类食品的紧急通知》,部署对全国“魔爽烟”类食品的依法查处工作。
因为孩子的钱容易赚,且市场很大,一些不法商家将眼睛盯在孩子身上,希望通过一些“非常手段”来吸引孩子,从而获得利润。至于孩子会不会变坏,他们却是懒得考虑的,或许他们在想,孩子变得越坏,钱赚得越多,基于出这种考虑,他们总变着法子把孩子引向歪门邪道,这些不法商家是可恶的。
在现实生活中,不法商家恐怕是很难断绝的,唯有靠严密的监管和严厉的惩罚才能起到震慑效果。其实,只要顺藤摸瓜,将生产厂家,销售渠道的相关人员,以及出售的商家,应该一网打尽,都应该给予相应的惩罚,要知道,明知道教唆孩子,明知道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居然为了钱什么都不顾,实在令人无法接受。不让其受到惩罚,社会何来安定?家庭何来安康?孩子何来明天?
吃零食像吸“白粉”,监管请重拳出击
———————————————————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