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高考时代考生需要“心”关怀

作者:卦哥家 2020-07-25 09:59:30 阅读:
———————————————————

  本周,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有人欢喜有人愁。心理学专家提醒,每到这个时候,考生很容易因为成绩不理想、学校选择不满意、家庭情况变故等原因,被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困扰,加之升学“空窗期”缺少学校干预,高考后到大学开学前,成为考生们心理问题多发期。(《工人日报》7月25日) 

  眼下2020年高考已进入查分阶段。查分阶段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对于有些考生来讲,在此次高考中稳定发挥,考出了一个较好的成绩,分数线达到了一本的要求,而有些考生则因为种种原因未能考好,成绩不理想。此时考场上“失手”的考生尤其需要“心”关怀,否则缺失“心”的关心与呵护,这些考生很容易自暴自弃,甚至会产生不测后果。 

  面对高考,每个考生都希望能考上一所理想的高校,毕竟几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能够上一所好学校,将来能有个好前途。但是高考是实力的较量和比拼,在目前录取率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前提下,总会有一些学生名落孙山,这就是高考的竞争性。眼下的高考虽然录取率达到了百分之七八十,较之过去的百分之二三十,已经是很高的录取率了,但是仍然会有百分之二三十的落榜者,这就是高考竞争的残酷性。 

  后高考时代考生需要“心”关怀。一方面,家长要学会释怀,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不要再给考生增加无谓的精神压力。家长心态轻松,孩子们才会心里放松。考生进入考场后谁都希望能考出一个好成绩,作为家长要理性看待高考成绩,不要把希望变奢望,考生平时在班级或者年级的成绩家长心里比谁都清楚,考好了固然可喜可贺,考不好也不要去抱怨责骂,用“心”关心孩子,孩子们才会心里释然,反之抱怨责骂只能于事无补,甚至适得其反。十七八岁的年纪,本身就处于叛逆期,抱怨责骂只能让孩子更加叛逆,甚至离家出走。 

  另一方面,整个社会要用“心”关怀落榜生,不要带着一种歧视眼色去审视这些落榜生。社会氛围轻松,淡然审视高考,考生心里才会轻松,社会不要热炒高考状元和学霸,那样只能加剧落榜生的心理不平衡。社会用“心”关爱落榜生应成为一个应有的社会遵循。 

  当然,解铃尚需系铃人,要走出高考失利阴影,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十分重要。考生们应该懂得,高考是一次重要的人生经历,但不是人生的全部,一来高考失利明年可以再考,体现出一种当代青年愈挫愈勇的信念;二来即便与高考失之交臂,也要秉持落榜不落志的信念,社会上许多成功人士,有很多曾经是当年的落榜青年,经过自己的奋力拼搏,照样取得了辉煌业绩,令世人刮目相看。 

  后高考时代落榜生需要“心”关怀,对于有心理障碍的落榜生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和治疗,防止这些学生钻牛角尖,自毁人生。关爱落榜生的心理健康是一道社会必答题,后高考时代用“心”关怀高考落榜生应成为社会共识和行动。
bdF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