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馆藏“革命历史”“革命精神”变活

作者:卦哥家 2020-05-18 21:30:32 阅读:
———————————————————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设立在南京博物院,作为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5·18国际博物馆日——革命文物的活化与传承”主题活动已于5月17日上午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率先拉开帷幕。 

  置身“国际博物馆日”,首先想到是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陆建松的一句话:“博物馆应成为民众的大学。”而我国“5·18国际博物馆日——革命文物的活化与传承”主题活动,则让人想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我国博物馆中藏着的是5000年的灿烂文化历史,有着很多的“镇馆之宝”,颇受人青睐,但更大的“镇馆之宝”当是中国“革命历史”“革命精神”,更需要让它活起来。 

  正如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所书: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经过百年革命斗争,中华民族终于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百年革命斗争历史,真正成为我们今天必须认真学好的一部教科书,纪念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红军长征、抗战胜利,设立国家烈士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还有这些年各地加快博物馆建设,特别是对红色文化遗址的保护,这一切都是为了不忘历史,传承弘扬中国革命精神,以更好地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 

  让馆藏“革命历史”“革命精神”变活,就是要让博物馆真正成为民众的大学。现代博物馆的核心使命是教育,“博物馆应成为民众的大学”,这句话准确概括了博物馆所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公共责任:典藏文物、传播文化、开启民智、唤醒精神。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而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博物馆在当代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中的作用,从娃娃抓起,让博物馆成为全民革命历史、革命精神及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 

  让馆藏“革命历史”“革命精神”变活,就是要让革命历史变得更有温度。过去博物馆给人印象是一片沉寂,但随着国家对历史文化教育的高度重视,随着数字博物馆、云博物馆和智慧博物馆带来文物展陈传播的革命性变革,博物馆变得活泛起来,与人民群众之间也有了更多互动,特别今年国际博物馆日“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主题的设置,更给我们以启示,拆除时空间边界,营造无所不在的历史文化场景,赋予公众便利接触,赢得更多观众,更成为博物馆“无界”传播的建设路径和方向所在,也为馆藏“革命历史”“革命精神”变活提供了极大方便,必须充分运用好。 

  今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各地“云展览”、“云游”直播活动大展风采,更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地方“让文物回家”活动,令博物馆与人民更贴近,特别是注重革命文物的活化与传承,“颂英烈”、“展革命精神”等一系列浓墨重彩的活动,既展示了红色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也更好地发挥了博物馆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公共责任和社会教育责任。这样,馆藏中活起来的“革命历史”“革命精神”,才更鼓舞人,才能更好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zGe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