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一小学“刷脸进校园”收费事件,信阳市浉河区教体局5月13日通过信阳市浉河区人民政府网站作出情况说明。说明指出,收取的费用均已全部退还到位,区纪委监委已介入调查。(5月13日《中国新闻网》)
这是一款联通公司推广的“智慧校园”软件,它还有一个十分通俗易懂的名字---“刷脸进校园”软件。该软件具有体温监测功能,家长可获得学生进入校园所监测的体温信息。平心而论,这个软件还真不错,既可以减轻学校体温检测压力,还可以同步让家长获悉孩子的体温信息。
不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刷脸进校园”软件是收费的,标准为每生每年100元。虽然涉事学校表示坚持自愿原则,费用是联通收取的。但是,我们依然有质疑的地方。虽然是自愿的,问题是学校推广的,多少孩子想逼迫家长就范?在孩子的心里“老师的话就是圣旨”,没有安装软件的孩子心理上来说还是会有压力的。费用是联通公司收取的,这一定是真实的。问题在于“联通公司收取的费用”,学校是不是拿了回扣?从既往出现的“学校推销”情况来看,多少“学校推销”是清白的?
“刷脸进校园”收费,是不折不扣的“借疫赚钱”,这得有多不要脸?在开学之前,国家教育部门就专门发布了要求:禁止借助疫情防控名义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禁止在检测体温的时候收取费用。为何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有人把规定当成耳旁风?如果没有利益使然,就不会有“刷脸进校园”收费事件发生。在当地看来,出现这样的结果不过是“好心办坏事”,而实际上暴露出的问题依然是唯利是图,是“推销进校园”乱象的呈现。
再来说说联通公司的智慧校园软件,其专门开发了“体温检测”和“体温信息”功能,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刷脸进校园”软件是专门给学校研发的,是为了借助校园疫情防控赚取利益的。作为商家想获得利益无可厚非,做生意谁不想多赚钱?谁不想利益最大化?问题在于,为何将“赚取的眼光”火辣辣的一直盯着孩子不放?借助学校疫情防控赚钱的做法,无论打着怎样的旗号,都是不光彩的。
由于“刷脸进校园”收费事件引起了全国关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已经联系了联通公司,退还了所收取的费用。截止目前,收取的费用均已全部退还到位。似乎到了这里就该结束了。其实,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既然,联通公司研发的“刷脸进校园”软件是针对校园疫情防控的,那就不可能只在一家学校进行了推广。我们需要查一查:全国到底还有多少学校安装了联通公司的“刷脸进校园”收费软件?
“借疫赚钱”得有多不要脸?
———————————————————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