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原料药垄断行为”就该用猛药

作者:卦哥家 2020-04-18 01:27:29 阅读:
———————————————————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据《反垄断法》查处一起重大典型的原料药领域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的垄断行为的山东康惠医药有限公司、潍坊普云惠医药有限公司和潍坊太阳神医药有限公司三家葡萄糖酸钙原料药经销企业作出行政处罚,罚没款共计3.255亿元。(4月16日《北京青年报》) 

  近年来,随着药价集中谈判、药品带量采购等降价举措陆续推出,进口抗癌药等诸多高价药出现价格“跳水”,再加上纳入医保目录,患者得到了诸多实惠。但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一些常用药一反低价常态,价格出现明显飙升。多起已查处案件和相关事实表明,原料药垄断是常用药价格大涨的幕后推手。如:日前,有媒体曝出,原料药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市场价由每公斤400元左右一下子涨到每公斤23300多元,暴涨58倍。原料药涨价导致13家浙江药企部分药品停产。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药品生产企业不能从原料药厂直接拿货,进货只能通过经销商,而被授权的“经销商”则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漫天要价。这说明我们的药品原料从种植到加工,再从采购到药品生产销售等环节都存在着不规范的问题。 

  关于原料药的垄断经营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规定,其行政处罚包括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依上一年度销售额1%到10%的罚款。但在行政处罚中,违法所得的认定尚存在不明确之处,也就是说,到底是以销售额计算还是以盈利额计算都尚有争议。而且从1%到10%之间的自由裁量权太大,从而导致一些不法者违法成本太低。如:2017年7月底,浙江省物价局曾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浙江新赛科药业有限公司、天津汉德威药业有限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不公平高价销售异烟肼原料药以及无正当理由拒绝交易一案依法作出处罚。最终上述两家公司的行为虽被认定为“价格垄断”,但只被罚款44.39万元。这与这两家公司通过垄断获得的收入相比,只是九牛一毛。 

  去年10月,为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更好保障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要求,加强药品价格异常情况监测预警,强化药品价格常态化监管,加大对原料药垄断等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建立市场监管、公安、税务、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开展多部门联合整治,以最严的标准依法查处原料药和制剂领域垄断、价格违法等行为,坚持从重从快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坚决处置相关责任人,形成有效震慑。这一次,市场监管总局依据《反垄断法》对山东康惠医药有限公司、潍坊普云惠医药有限公司和潍坊太阳神医药有限公司三家葡萄糖酸钙原料药经销企业作出行政处罚,罚没款共计3.255亿元。是落实《意见》的具体行动,是一剂“猛药”。 

  当然,光对一些垄断药材原材料的企业进行处罚是不够的,要真正解决药品原材料垄断经营的问题,有关部门应加大中药材的资源保护和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步伐。以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为导向,建设常用的、大宗的、优质的中药材生产基地,鼓励野生孵育和利用山地、林地、荒地、沙漠来建设中药材种植、养殖的生产基地。有了更多的药材种植基地,国家有关部门可以对药品原材料进行调剂,不再让一些原料药生产企业和经销商进行垄断营销。
ppz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