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是2020年中小学寒假的第一天,在江苏常州教科院附中的体育馆内,一场特别的考试正在紧张进行,考生是爸妈,出题人是自己的娃,考题是孩子们一学期语、数、地理、生物大综合,在角色的互换中,“孩子们眼中的父母”令家长动容,教育的话题引发家长深思。(1月19日中国新闻网)
江苏常州教科院附中举办的这场考试确实很另类,一则试卷“命题人”是孩子,二则“考生”是家长,三则考题是孩子们一学期语、数、地理、生物大综合,四则“阅卷”“评语”由孩子完成,但是“另类考试”是充满教育智慧的一场考试。
“另类考试”旨在让家长懂得教育孩子不能全部依赖学校和老师。一项权威调查显示,学生家长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有责任,并能较好地担当起这一责任的家庭只占15%。85%的家长认为只要让孩子衣食不缺就可以了,教育孩子是老师和学校的事。家长的这种教育理念与思想认识,大大增加了学校教育管理的难度。做家长的对孩子的教育不闻不问,做“甩手掌柜”,肯定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要知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陪伴尤为重要。
“另类考试”旨在让家长明白教育孩子不能只关注分数。不少家长只关注孩子“成才”而不关注孩子“成人”,过度看重学习成绩的好坏、名次的前后,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专心读书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家里不让孩子做家务劳动,还暗示孩子少参加集体活动,少承担班级集体工作,使孩子变得自私、冷漠、不关心集体。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胸无大志,缺乏理想和人生追求,没有把“学会做人”当作自己的首要任务,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思想品德素质较差,家长难辞其咎。
“另类考试”旨在让家长清楚教育孩子不能简单粗暴。考试结束后实景上演的《拿到成绩报告单之后》的情景剧,真实再现了许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咆哮的声音,喋喋不休地责骂,就连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的“套路”都模仿的丝毫不差。这让在座的家长不“淡定了”,有位家长看完表演后感慨:“平时在家骂孩子没觉得有什么,现在看着他们的表演就像照镜子,确实很难为情。”
有位家长当场表示:“我以后对孩子会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训斥;多一些尊重,少一些责备;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少一些打扰。更加珍惜与孩子相处的点点滴滴,和孩子同学习、共进步。”
“另类考试”旨在让家长知道不能总是把孩子当孩子。来自孩子的学期评定报告中,孩子为家长打了分,也讲出了心里话:“不要总是骂我,把我说的一无是处,我身上也有闪光点。”“送我上学的路上,看着你的脸被风吹的通红,我很心疼。”“你经常忙于工作疏忽了对我的陪伴,我希望你适时放下工作,多陪陪我。”“你有不开心的事也可以说给我听听,我愿意分担您的压力”,孩子发自肺腑的暖心“评语”,说明他们已经慢慢长大,他们懂得感恩,希望和家长分担压力,看到这里,家长能不动容吗?
“另类考试”,另有深意,它让家长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用常州市家庭教育工作室领衔人、常州教科院附中的党支部书记袁鹏飞老师的话说:“很多人愿意做‘花’的事业,因为亮丽光鲜招人爱;但没有“根”的坚实,是没有灵魂的教育。父母的成长必然带来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希望。”
“另类考试”另有深意
———————————————————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