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山西太原尖草坪区服务企业发展大会,区委书记卢俊峰为企业家诉苦。尽诉企业家之难后,他话锋一转,痛陈干部作风:我们把企业家欺负的够怂咧! 随后,卢俊峰对企业问题解决提出明确时限,并放下狠话:让企业反映回来格杀勿论!(北京时间1月18日)
近一个时期以来,“怒斥官员”频频见诸报端。据《新京报》2019年12月22日报道,近日,一段河北张家口市蔚县信访局局长“怒斥”企业负责人,为农民工讨薪的视频引发热议。“他们是最弱势的,你们欺负弱势群体,拍拍你自己的良心,拍拍你们的良心问一问,马上给我处理去!”隔着办公桌,身穿黑色西装制服、佩戴红色领带的李海明和企业负责人相对而立,拍着自己的胸脯,声色俱厉、言辞尖锐。河北张家口市蔚县信访局局长“怒斥”企业负责人的新闻披露不久,眼下山西太原尖草坪区区委书记卢俊峰又为企业家诉苦,“怒斥”一些行政部门的乱作为,不作为。“官员怒斥”似乎成了一种社会常态,到底应该不应该,值得公众追问。
不错,但凡被官员“怒斥”的,多是一些社会积弊,身为官场中人,能为百姓鸣不平,这种体恤民情的情怀的确值得敬重,但是“怒斥”归根到底还是一种人治思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治思维。有些事情经过官员一番“怒斥”之后,确实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以河北张家口市蔚县信访局局长“怒斥”企业负责人为例,有关部门和企业被怒斥之后,农民工悉数拿到了自己的血汗钱,究竟喜耶忧耶?让人心里五味杂陈。
“官员怒斥”成常态,到底该不该?不妨从两方面看,一方面这种“怒斥”有一定的震慑作用,尤其对于社会治理中的一些慢作为,不作为行为,这种“怒斥”确实能够起到一种警醒作用促使有关部门扑下身子为民解忧愁;另一方面,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治理,仅仅靠“怒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法律发挥威力。试想,如果各个部门都能严格依法办事,很多社会问题便能够及时得到化解,根本不需要官员们的“怒斥”。
社会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靠“怒斥”只能解决一些燃眉之急,从长远来看,这种“怒斥”是靠不住的,它不是长久之计。就一个社会的治理而言,让“怒斥”成为解决问题的唯一,对于整个社会与来讲绝不是啥好事情。解决欠薪问题靠“怒斥”,营造好的企业家环境靠“怒斥”,解决医患纠纷问题靠“怒斥”,“怒斥”似乎成了解决一切问题的不二法器,如此语境下将神圣的法律置于何地?
社会治理需要法律维系,用“怒斥”解决社会中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一种人治思维。一个社会解决问题应有正确的遵循,这个遵循便是严格依法办事。 靠“怒斥”进行社会治理不是长久之计。
靠“怒斥”进行社会治理不是长久之计
———————————————————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