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该事件举报者小文对上游新闻记者表示,学校通知她已经初步完成事件调查,对涉事教师邓某已做出开除党籍、取消教师资格等处罚。对于校方的处理结果,举报者小文并不满意,“反正不管他的行为多恶劣都还有工作,我还能说什么呢?”(1月8日 上游新闻)
针对网络上,举报者对成都体院一教师胁迫女生发生性关系的事件,相关学校已经调查清楚,并做出了开除了邓某的党籍,取消其教师资格和带研究生资格,五年之内不能从事教学工作,高校教师岗位级别从6级降为10级,其所在的二级学院绩效考核从一档降到三档,处级干部做书面检查,评优取消。
对于这样的处罚结果,给公众却是一种自罚三杯的感觉。虽然,这样的处罚,可以算是比较重的。但是,相对于当事人隐瞒婚姻情况,用裸照胁迫被害女生继续保持不正当关系,这样的处罚结果就显得太过轻飘飘了。需要明白,这名教师的行为已经不是师德问题就能解决的了。这其中,明显涉及到了相关法律法规的问题,又怎么能够是学校单独解决就能够获得认可的呢?
学校给出的解决方案,不仅给这名教师保留了工作,还给人一种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感觉。一边说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一边表态对这行为绝不姑息。但是,最后却连开除职务的决定都没有,只给出了降级处分。这样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又怎么能够获得大家的认可?一边大谈师德师风建设,一边却是对犯了大错误的教师各种包庇,这何尝不是一种打脸。
对于犯了这种大错误的教师,公众普遍都是零容忍的态度。这是因为,相对于教师而言,学生往往处于弱势群体。一旦出现这类披着教师外衣,却有着自己小心思的人。往往会对学生造成一辈子都难以估量的伤害。所以,严惩这类教师,不仅是学校应有的态度,也是对学生应有的责任。对于此次涉事教师,除了学校处罚以外,相关执法部门也应该及早介入调查,对当事人是否触犯刑法做出回应。用严惩来维护法治应有的尊严,让犯得过错获得足够的处罚,这才是对这起事件最好的回应。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但是,有些人却利用自己的身份,将自己的罪恶之手伸向了自己的学生。对于这样的人,及早赶出教师队伍,这也是对整个教师群体的维护。别总想着学校的声誉,就忽视了一个学校的管理职责和义务。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应该是一种口号或者一种公关,更应该是落在实处的措施。事前的预防,事后的严惩,不包庇应该是学校起码的态度。对于这类教师,还是及早移送司法机关,才是对学校名誉的及时止损。
教师胁迫女生发生关系可别止于自罚三杯
———————————————————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