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与“脱钩”之间的中美经贸关系

作者:卦哥家 2019-12-25 11:05:04 阅读:
———————————————————

自中美贸易战打响,中国与美国在经济上即将“脱钩”的论调不绝于耳。而在美国国内,也产生了对与中国“接触”战略的批评和辩论。XPp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美国前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称,虽然华盛顿在大多数议题上都出现了严重的意见分歧,不过一项共识正在逐渐形成:与中国进行战略接触的时代应该结束了。XPp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XPp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虽然“接触”论在失势,但这并不意味着“脱钩”论将成为主流。日前,在北京出席彭博社举办的创新经济论坛时,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指出,中美以外的世界其他国家,非常明确地表示希望同时与全球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保持经贸关系,不接受以与一国脱钩的代价,来维持与另一国的经贸关系。因此中国或美国若想把全面脱钩强加于第三国,只会自我孤立于世界。XPp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保尔森代表了过去数十年从全球化尤其是中美合作中得到好处的美国精英的想法:即与中国的“接触”对美国是有利的,而“脱钩”是不可取的。但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利较少的美国国内中下层民众,则更容易相信政客们鼓吹的“脱钩”论,把美国国内的失业等问题归咎于中美贸易逆差和中国本身。在美国精英对华强硬渐成共识的形势下,或许可以探讨一下中美从“接触”到“脱钩”之间,还可能有的中间选项。XPp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目前的情形是,中国并不想“脱钩”,还想与美国保持与之前一样甚至发展更深入的关系。因为中国深切体会到与美国加强接触得到的好处。这意味着不但拥有广阔的美国市场,而且通过中美科技合作,可以提升中国的科技创新实力并转化为生产力。XPp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与此同时,中国因为巨大的市场体量,容易吸引包括美国资本在内的风险投资投入高科技初创企业。美国的最新技术,也因为有了中国的庞大市场,可以尽快市场化,得到应用。更不用说美国商品和资本在中国所获取的巨额利润。根据“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指数”(MSCI)的统计,美国信息技术领域有14%的营收来自中国。XPp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另一方面,中国急需的高端科技人才如人工智能、生物等方面的人才,又主要是由美国大学培养出来的。美国因其优越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创新体系,成为了中国未来科技人员的“黄埔军校”。而为实现到2030年将中国建成“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目标,中国政府已加大力度吸引在美国接受教育的人才。XPp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虽然“接触”让中美都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但美国国内鼓吹“脱钩”的声音认为,中国是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中国制造的商品造成美国蓝领劳工的失业,抢走了美国人的饭碗。中国不尊重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强迫技术转让,使得美国的技术优势遭到削弱。以班农为首的这些人,因而主张对中国不接触或限制接触,以保住美国的技术优势和劳动岗位。新自由主义精英的辩解话语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而美国总统大选的政治效应也使得候选人们不得不在对华“接触”和“脱钩”的光谱两端走平衡木。XPp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接触”既已失势,“脱钩”又太激进,“竞争”也许是中美两国尚能接受的一套话语。中美两国在未来既会有竞争也仍会有合作。竞争虽然未必是零和的,但在双方的互动过程中竞争将会是激烈的。如果掌控不当,世界一分为二这种前景并非绝对不存在。XPp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在高科技领域,尤其是在更基础的科研创新方面,为了确保自己对于中国的技术优势,防止中国科技发展超越美国,美国必然会对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加强控制。目前美国政府已经加强对大学研究机构的管控,开始限制到美国学习高新科技专业的中国留学生,以及限制学成的中国学生在美国的H-1B工作签证。XPp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在轻工业品方面,由于不涉及高科技,美国可能并不忌惮中国的发展,因为美国也能找到替代加工者。目前大型欧洲企业正在转移制造供应链以回避中美关税战,部分企业已经将投资转移至中国之外。许多美国中型企业正在将产品供应链转向中国以外的地方,努力使供应链多元化。XPp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中国制造,美国消费;中国挣取美元顺差,再回购美国国债的这种经济循环模式,在中美两国国内都遭到了质疑和反对,因此也必然是要改弦更张的。在美国已经把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在经贸科技合作等方面必然也会有相应的调整。中美两国的蜜月期已经过去,再也回不来了。XPp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当然,世人所担忧的“脱钩”“新冷战”“科技柏林墙”等等,将世界一分为二的景象,暂时还不会出现。这并非是美国不想为,而是不能为,因为贸然“脱钩”的后果,是美国经济也会受到重创。但是缓慢的“去中国化”和“竞争为主,合作为辅”较为符合美国利益,这也是美国正在不断弱化双边经贸和科技联系的原因。XPp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未来的中美关系互动模式,也许不是保尔森式的,也不是班农式的,最终可能是一种平衡的方案。中美间的竞争可能会增多,但合作也仍是必不可少的。即使在高科技领域,双方也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国并无绝对的优势可以扼杀中国科技企业。XPp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未来,美国要重拾制造业,中国也要促进国内消费和加大进口,中国的商品市场、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力度会越来越大。资本、知识和人才流动的全球化趋势,虽然遭遇了寒潮和逆流,但终归是不可阻挡的。XPp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作者是中国广西社会科学院
      东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
XPp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接触”既已失势,“脱钩”又太激进,“竞争”也许是中美两国尚能接受的一套话语。中美两国在未来既会有竞争也仍会有合作。竞争虽然未必是零和的,但在双方的互动过程中竞争将会是激烈的。如果掌控不当,世界一分为二这种前景并非绝对不存在。XPp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