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堵炉灶”环保治理岂能不顾民生?

作者:卦哥家 2019-12-24 18:35:37 阅读:
———————————————————

 山西省洪洞县被曝“水泥堵炉灶”,不许烧火做饭、用煤取暖。据中国之声报道:12月22日是冬至,不少北方朋友可能都在家里烤着暖气,吃了一顿热腾腾的饺子。说到做饭、取暖,其实如今,在我国的一些农村地区,还得靠烧柴火做饭、烧煤取暖。这几年这个话题一直备受关注。(12月23日《央广网》) 

  “水泥堵炉灶”的出发点是什么?有关部门回应说:主要是为了加大污染的治理力度,将天蓝蓝、水清清、草绿绿的世界还给百姓。治理污染的决心是可以理解的,在环保诉求越来越浓烈的时代,打造天蓝水清的世界是百姓需要的,更是社会需要的。 

  在一些农村地区,还存在“生火做饭”的生活方式。严格意义上来说,“生火做饭”当然会产生污染,无论是使用柴火还是使用煤炭,直接造成的就是大气污染。表面上看,当地关注污染治理是没有错的。而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任何事情只要走上极端,就难免让人难以理解。 

  对于百姓而言,其实都想采用全新的、时尚的、科学的生活方式。你说,即便是农村的老百姓,他们也是想使用清洁环保的天然气的,谁想“生火做饭”?“生火做饭”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还十分麻烦,一顿饭做下来,一身都会是烟熏火燎的味道。 

  据资料显示,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老百姓的收入也不高,农村百姓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黄土地。这也就意味着,即便当地的农村百姓想“提高生活质量”也会面临实际的经济困难。有当地百姓反映说,政府鼓励使用天然气、液化气,一个月的费用在1000元以上,由此不难看出,“水泥堵炉灶”,实际上就是堵上了百姓的生活所依。因为,他们没有能力使用环保的做饭方式。 

  另外涉及的一个问题就是“自愿”的问题,即便天然气、液化气再好,作为农村的百姓也是有选择权的。而通过“水泥堵炉灶”来看,当地采用的办法显然是简短粗暴的。不仅起不到好作用,反而会激化矛盾,产生怨言。 

  当地的污染,主要的污染来源其实是工业企业,而不是“百姓的炉灶”。“百姓的炉灶”会产生污染,然而与工业污染相比,很显然工业污染更需要治理。因此,当地应该首先抓好工业污染的治理,其次才是“百姓的炉灶”,而且需要循序渐进,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最好的引导方式是“经济阔步发展”,经济发展好了,百姓手里钱多了,他们自然而然会放弃“生火做饭”的陈旧方式。“水泥堵炉灶”的粗暴治理背后是“何不食肉糜”的不切实际
jgz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