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经济圈”实际上就是“揽炒经济圈”。“揽炒”是一条死路,却有人妄想透过“揽炒”令“香港重生”,创造经济条件,从而搞什麼“黄色公社”,进而还要打造“黄色经济圈”。
日前,有所谓“学者”搞了一个“互助经济圈”研讨会,为所谓“黄色经济圈”摇旗呐喊。笔者听了一愣,心裏不禁问:“你讲乜嘢呀?”
我的反应是因为人类经济活动离不开创造和实现价值,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为此,也要管理资源和进行分配等。
具有同质性和群体性的经济实体,在增值活动中为能更有效地配置资源,提高效益和增加产出,便组织经济圈;而经济圈与外界在组织或地域上又会有某些界限。由於有效配置资源,经济圈的经济规模大於各成员原来合计的经济规模,收入会高於未成立经济圈前各成员的总和,同时也增强了经济区对外的竞争力。
一些激进分子提倡搞“黄色经济圈”的谬误如下:
第一,激进派为求达到“揽炒”目的,认为他们和支持者可建立“黄色公社”,与内地甚至一部分香港社会隔离开来,但他们往往脱离经济增值活动。“黄色经济圈”名曰经济圈,但并不具备经济圈运作的特征。
第二,分工和交易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亚当.史密斯的《国富论》已经讲述了那样的观点。“黄色经济圈”设想成员互相交易就可以生存;而商品及其原材料、和主要的增值活动主要来自或发生在外界。
暴徒佔据理工大学期间,他们搞的就是“黄色经济圈”,搞得理大乌烟瘴气,显示“黄色经济圈”根本就不可能独立运行。所谓“聘请员工、消费时才选黄”有违市场规律,不可能广泛和长期在香港实现。
第三,生产力提高、经济规模和市场扩大是相辅相成的。香港的经济规模和市场本来就不大,“黄色经济圈”却要在香港内部再画一个小圈圈,是一种逆社会发展的空想。由於经济和市场规模缩小,“黄色经济圈”内产生的收入必然下降。
第四,香港与内地经济和文化密不可分。“揽炒”和建立“黄色经济圈”都是脱离现实的想法。香港副食品主要来自内地,鼓吹和支持“黄色经济圈”的人或许说他们“不食周粟”,但他们喝和用的水同样来自内地,他们能说不喝不用东江水吗?显然不能。而假设有一天,水务署禁止“黄丝”使用自来水,他们就难以生存了。
第五,私人企业要生存必须靠经营赚取收入,激进派希望“黄色经济圈”能“助养”暴徒,但“黄店”收入要用於租金、水电、僱员薪酬的开支之上,哪有閒钱去“助养”暴徒?而一些外国非政府组织援助香港暴徒,其资金主要来自外国政府的财政资助,外国政府亦随时会因为政治需要而闩水喉。至於“黄色银行”、发行“黄色代币”等建议,更是异想天开。
在内地与香港经济融合过程中,香港的一些社会群体,包括某些所谓“学者”不一定能直接受益。他们有牴触情绪,特区政府应了解和帮助他们解决所面对的困惑。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