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粪每次补助300元?别把科研当段子

作者:卦哥家 2021-07-10 11:00:20 阅读:
———————————————————

 近日,广东深圳。某科技公司招募志愿者捐粪便,合格捐赠者每次可获300元补助,每月可捐22次。公司人员告诉澎湃新闻,经过处理的菌液样本将用于研究疾病治疗,志愿者需签知情书。但许多网友都觉得这只是一个段子,认为此事绝不可能真的,不过有媒体联系到了该公司的工作人员,却得到了肯定的答复。(7月9日澎湃新闻) 

  这条有“味道”的新闻冲上热搜,引发广大网友的热议,哪有这么好的事,拉拉“粑粑”就把钱给赚了?许多网友持怀疑态度,认为仅是吸引公众眼球的段子而已。然而,此新闻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笔者认为,广东深圳某科技公司招募志愿者捐粪便,用于研究疾病治疗,别把严谨的科研当段子,而且这份钱也不是那么好挣的。 

  据报道,人体粪便有许多来自肠胃道的菌群,志愿者捐赠的粪便主要用于肠道微生态研究,深圳这家生物制药公司收集粪便,用来研究人类的肠道菌群,一方面也是用于制药研究。不过,也并非是所有人都能直接参与这项计划,只要报名就能成为捐赠粪便志愿者,进行所谓的“带薪捐粪”,拉拉“粑粑”便轻松地把钱给赚了。 

  捐赠粪便志愿者的公告中要求,志愿者需是18-40岁健康人,有意向的人员要经过身高、体重、年龄等基本情况以及捐赠者过往疾病史筛选后,再进行面试,会对志愿者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进行了解。在面试通过后,还会安排志愿者到三甲医院体检,各方面筛选通过后,才会开始安排捐赠。由此可见,科研工作不是生活中搞笑的段子,相关条件和要求十分严格。捐赠粪便志愿者至少没有任何传染病,无糖尿病及恶性肿瘤病史,近3个月内未使用抗菌药物等,各项身体指标也要合格。在一系列“考核”筛选之后,真正符合捐赠粪便条件的志愿者,将少之又少。 

  其实,利用粪菌治疗在国内早已有之。将收集到的粪便进行特殊处理,可以提取粪菌,以胶囊口服或悬移液等方式移植入患者肠道内,通过重建患者肠道菌群进行肠道自身疾病治疗。如今,除肠道自身疾病外,癫痫、糖尿病等病症也在尝试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治疗。粪菌移植的价值在医学界引起广泛关注和应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国内多家医院,已经通过粪菌移植治疗了许许多多的患者。粪便经过处理,也可以成为治病的良药,令人不可思议。治病救人不是儿戏,对捐赠粪便志愿者的高标准要求,既是本着对民众生命健康认真负责的态度,也是严谨科研工作的前提条件,广大网民在热议的同时,应当予以理解和支持。 

  捐粪每次补助300元,显然是对志愿者严格按要求捐赠的合理补偿。期待符合条件的志愿者,能够积极参与捐赠,为医学研究和人类健康作出一份奉献。
gEO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