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遏制在线教育“卖焦虑”不卖网课

作者:卦哥家 2021-03-09 17:11:15 阅读: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在调研时看到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即在线校外培训机构存在“加重中小学生负担”“贩卖升学焦虑”等问题,“这应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国青年报》3月9日) 

  “9.9元10节课”“外教真人线上1对1,送教具、送教材”……如今在电梯间广告屏里、各大短视频平台、综艺节目以及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在线教育的广告。据艾瑞咨询统计核算,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市场规模2573亿元,过去4年的CAGR达34.5%,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会到4905亿。在线教育俨然成了下一个“风口”。 

  为了抢占市场,部分在线教育平台秉持野蛮化的发展思路。通过渲染升学焦虑,刺激家长付费,便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强调价格优惠不强调教育质量”“强调取得成绩不强调科学方法”,他们贩卖网课的营销思路花样百出,针对主要是家长,而不是孩子。贩卖焦虑,忽视孩子负担,如此衍生的教育思维怎能有效提升学习质量? 

  突发的新冠疫情给在线教育市场创造了极佳的发展环境,许多在线教育平台没有做好准备,就开始激烈竞争。原有的市场生态平衡被打破,“贩卖焦虑”“忽视负担”则源于市场环境趋向浮躁。然而,低质高价的网课频现,涉黄涉暴涉网贷的网课内容不止,无疑会消磨家长对在线教育的信任,这既不利于教育事业,也不利于行业发展。 

  刘林代表认为,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目前在线教育主责部门不明、系统规划不够、监管力度不足等。在线教育虽然不是一个新事物,可如今的发展景象却也不是我们可以预料到的。监管部门、教育机构应对措施不及时,势必会影响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路径。着眼未来行业发展,必须提前做好预防,不能等问题固化才想解决办法。 

  在线教育也要“融合发展”,既要有线下与线上融合,也要有“圈里”和“圈外”的融合。既要鼓励原有的私营平台发展,也要推出一些“国家队”和“学院派”。在线教育需要提前进入良性竞争的环境,只有让各类教育力量均匀化,才能给市场“降温”,让监管措施得以全面发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无论是什么样的教育形式,都不能以“贩卖焦虑”为营销策略。对忽视教育质量、危害教育事业的在线教育平台,应当给予严厉打击。
nOi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