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做饭课走红,这种奇葩课不妨多些

作者:卦哥家 2021-02-26 17:10:01 阅读:
———————————————————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开了一门《家常菜》的公选课引发热议。这门“做饭课”的教学内容很“家常”也很丰富:有家里常做的“青椒土豆丝”,有海派菜八宝辣酱、粤菜菠萝咕咾肉、川菜干烧大虾,还有水饺、蔬菜包等中式面食以及面包、蛋糕等西式面食,琳琅满目的菜品把网友馋哭。(2月25日南海网) 

  还记得相声演员苗阜嘴瓢“师范”大学为“吃饭”大学的梗,没想到竟被一本正经地变为了现实,而且还能收割一票点赞。从网上的评论来看,风评是一致的好。有网友直言“这也太好了吧,安排在上午或者下午最后一节课,下课就能吃饭”,从逻辑上确实很优秀。还有不少网友提出“公开课可以吗”“有同步网课吗”的追问,甚至有人建议“这门课程应该全国推广,而且列入必修课算学分”。也难怪此课一出就被学生抢完,这群众基础谁扛得住啊? 

  大学开设“做饭课”,看上去“奇葩”,其实很实用。从当前的学生现状来看,现在的很多孩子根本不会做菜,只会叫外卖,开设做菜课有着极其实在的现实意义,上了此课“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饿肚子了”。从教学目的来说,这是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的探索,符合教学大纲。去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刊发,华东师大此举可以说是有力落实了中央精神,而且还是用这么优秀的方式,这才是真正的奇葩本葩。 

  教育的目的不是压迫,而是真正起到教育人的目的。别看是简单的“做饭课”,可它教会的是同学们实打实的生活技能,也能让学生们通过做饭这种方式体验劳动、体会付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做饭课的老师是本校的后勤团队,其中还有一位大厨刘玉红老师,他可是2017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学生们能直接和先进的典型对话,这种交互式体验是不可多得的。学生们用实操代替理论,这可比把劳动教育停在纸面、挂在嘴上强了很多。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不妨多些“做饭课”这种“奇葩”课。比如西北大学曾开设的爬树课,在爬树过程中学到的专业绳索技术能让学生更加安全地进行专业工作。再比如,南京农业大学为帮助大学生科学减肥开设的运动减脂课、天津大学用名为“恋爱学理论与实践”的恋爱课程教会学生感恩和责任等等。只要能帮学生充沛精神、强健体魄、长养能力,不拘一格的素质课多多益善。
HIu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