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中国人寿因被前员工举报登上微博热搜。对此,中国人寿回应称,近日,公司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支公司前员工张某某通过自媒体进行网络实名举报。公司高度重视,已成立专门调查组赶赴当地开展全面调查。中国人寿表示,公司一贯坚持依法合规经营,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监管规定,开展经营管理活动,维护客户和员工合法权益。如调查发现违规违纪问题,将严肃处理,绝不姑息。(中新经纬2月25日)
缘起是中国人寿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支公司的员工张某某实名举报所在公司造假。其表示,已在公司工作16年,举报该支公司总经理孙某某为了完成保费任务,套取公司奖金、绩效以及达成自己的职务晋升,有多项违规行为。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中国人寿被举报上热搜后,还有平安的员工跟风发举报信。中国人寿获此信息后,表示将介入调查,如发现存在违规行为将“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其实,类似于这种打龙袍式的“严肃处理”,公众早已经习以为常,中国人寿的积弊由来已久,中国人寿自己也心知肚明,只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这些年保险业乱象丛生已是不争的事实,保险业在人们心目中的社会形象一落千丈。就这一个案而言,员工张某的实名举报不过是冰山一角。梳理一下保险业设下的投保骗局可谓一个接着一个,令人防不胜防。笔者近期就曾经收到过某保险公司“花一元钱投保600万”的短信息,乍一看上去确实很划算,现实语境下一元钱能做什么?不过是无足轻重的“小币一枚”,然而,一元钱只是第一个月的投保金额,以后便会逐月递增,这种人设的“障眼法”究竟坑害了多少客户?多少人被蒙在鼓里?这个账有必要算一下。
保险业的“坑”亟需法律填平,一方面,保监会要对时下的各种保险条款进行“法律过筛”,坚决制止坑害消费者的不法行为,任何的投保条款都要经得起法律的检视,绝不能让欺诈行为成为保险业的常态,否则保险业的社会形象和口碑将会越来越差;另一方面,产品消费者要保持一种应有的警惕,不要听信一些保险推销员的“瞎忽悠”,在他们眼里永远只有“利益”二字,他们不会真正为客户着想。
保险业的诚信度考量着一个社会的诚信,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绝不是随心所欲的坑蒙拐骗经济,保险业要想健康发展,就必须端正自己的经营动机,多些以诚待客,少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招摇过市。诚信是维系保险业赖以生存的现实土壤,缺失了诚信的支撑,最终保险业就只能走进死胡同,不信大家走着瞧。
“中国人寿”上热搜昭示保险业乱象丛生
———————————————————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