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8吨垃圾找回婚戒”仅有感谢不完美

作者:卦哥家 2019-09-24 20:56:02 阅读:
———————————————————

   近日,湖南娄底环卫工翻8吨垃圾帮失主找戒指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视频中,环卫工人用铲子、火钳等工具对垃圾运输车上的垃圾进行逐一排查,最终找到了失主肖女士的结婚戒指。肖女士当时非常激动,“她完全没想到这么小的戒指能被找回来,向我们道了很多遍感谢。” 伍文科等人翻找垃圾的视频在网上走红后,网友纷纷为他们点赞,称“环卫工人最可敬”。(9月23日《北京青年报》) 

  为帮助肖女士找回价值不菲的婚戒,湖南娄底4名环卫工不辞辛劳,翻8吨垃圾耗时2小时终于找回。4名环卫工的热心举动确实令人感动,网友为之点赞称“环卫工人最可敬”,他们也当之无愧。然而,环卫工人“翻8吨垃圾找回婚戒”,得到回报的仅是一声感谢,让整个事件并不完美,总觉得留下一丝缺憾。 

  婚戒对当事人肖女士来说,不仅价值3万多元属于贵重物品,最重要的还是其纪念意义。肖女士在夜宵店就餐的时候不慎遗落婚戒,后在店主刘先生的帮助下联系到运输当天垃圾的司机。为了找回这枚小小的婚戒,4名环卫工人在8吨垃圾中可谓“大海捞针”,用铲子、火钳等工具对散发着恶臭的垃圾进行逐一排查,耗时2个小时才找到婚戒,他们的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而这2小时的工作量,并非他们的本职工作,而是一种助人为乐的额外付出。环卫工人不求回报的辛苦劳动,充满了正能量,值得点赞和大力褒奖。 

  然而,对环卫工人额外付出的劳动,不能进行道德绑架,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其实,对于环卫工人来说,帮助失主在垃圾中寻找婚戒,不是道德上的义务,也不是本职工作的要求。按理说,对这样的额外劳动,环卫工人完全有权予以拒绝,但他们没有。因此,给予环卫工人相应的劳动报酬,并不影响其助人为乐的本质。 

  而当事人肖女士不慎将婚戒当作垃圾丢了,由于自身的过错,请求环卫工人帮忙寻找,应当主动对环卫工人付出的大量劳动给予一定的报酬或物质奖励,这也相当于对助人为乐行为的一种褒奖,至于环卫工人收不收则是另外一回事。而仅仅用一声感谢作为回报,自身的过错行为却让环卫工人“买单”,显然是对环卫工人劳动的不尊重,也有对环卫工人职业歧视的嫌疑。 

  环卫工人“翻8吨垃圾找回婚戒”,这种大量的额外劳动没有任何报酬,不免让人感到不是滋味。环卫工人助人为乐帮失主找回婚戒,与拾金不昧类似。如今,“拾金有偿”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如果对助人为乐付出的劳动,参照“拾金有偿”给予一定报酬或奖励,不能让好人吃亏,将有助于大力弘扬助人为乐的精神。在一声感谢之后,我们期待失主能按工时工资标准,对4名环卫工人的劳动支付适当的报酬,或由环卫部门给予一定的奖励,要让这一事件变得完美起来。
bSM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