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疑似中南大学软件学院一名吴姓教师在朋友圈吐槽,“教务办要求自己将50名学生成绩从90分改成80分”,以符合“正态分布”。此事被传至知乎讨论区,引发热议。新闻媒体从学生处证实,内容为吴老师在朋友圈所发。目前,学院相关负责人对此回应称,双方在沟通上有误会,现在误解已经清楚。(1月15日《贵州日报》)
所谓成绩正态分布,是一种概率分布的特殊表现形式,在统计某次考试成绩分布规律的时候,将成绩按分数段制成统计图,如果靠近平均成绩的得分占多数,其余成绩以平均成绩为中轴,向两侧逐次降低,则称这次成绩呈正态分布。成绩正态分布是各类考试成绩统计呈现的常见状态。应该说,“正态分布”有一定的科学性,也是一个很理想的情况。特别是在自由选课的制度背景下,假设某高校其他所有教师严格要求学生、在考试中挑战学生时,但是特别有一位老师给每个学生的分数都很高,那么下个学期,就会有很多学生选他的课程,而不选择严格要求学生的老师。但为了追求“正态分布”改学生分数,将学生辛苦考出来的分数改低,这是极不应该的。请问,学生的权益谁来保障?
高校的教务部门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给出一个指导性原则,即“正态分布”,这没有什么不可以的,相反,是应该的。但学生的分数已经出来了,要求教师将学生的成绩改低,这是不合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副教授拒绝改分数的做法值得肯定。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管理,前提是不能损害学生的权益。如果说因为成绩不符合“正态分布”就要牺牲学生的成绩,这显然是不应该的。况且,985高校学生本身就是经过层层筛选的,如果正常打分,一个班级的分数呈现正态分布的可能性只有5%,而如果为保证“正态分布”,故意压低学生分数,其做法是令人寒心的。
不可否认“正态分布”对教学管理的效果,但如果强制性执行“正态分布”,机械、不科学操作,甚至在牺牲学生的权益下实施“正态分布”是不应该的,也有违教育初衷。学校教务部门寻求“正态分布”,应该事先对教师的试卷进行检测。规定出卷的难度系数,如果试卷出得科学,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极有可有考出的成绩为“正态分布”。如果在考试之前不对试卷进行检测,只是在考试后通过篡改学生的分数来达到,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也是无视学生权益的做法,这是要受到严肃处理的。高校提高教育教育学质量,完善考试制度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组织专家出试卷,实施考教分离,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准出试卷,难易程度及挑战程度都要科学化。
副教授怒怼教务办要求改低学生分数,最终以“误会”结束,这显然让民众难以接受。高校如果的确是存在问题,无妨坦荡公开,这一方面有助于学校改进管理办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其他高校借鉴。如果只是撕开一个小口子,很快就关上了,这对于高校的管理是不利的。最重要的是,不管什么样的方式管理,都不要“伤害”到学生的权益。
机械化的“正态分布”损害学生的权益
———————————————————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