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失控了吗?如果回顾近期出现的各种暴力事件、大学校园成为警察与抗议人群的战场,或许我们很容易认为香港的局势已经失控。香港政府似乎没有能力来平息这样的骚乱。但从上星期天举行的香港区议会选举来看,香港却似乎远未到失控的地步,甚至可以说,周日的选举展示了平息香港骚乱的可能路径。
现在最为大家关注的,即是在这场选举中,超高的投票率以及非建制派候选人的当选比率。根据官方数据,这次区议会选举投票率超过71%,投票人数达到294万人,比上一届选举分别高出24个百分点和140万人,创下了香港选举历史上的新纪录。
同时,建制派的失败程度也大大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在总共18个区议会中,非建制派成功取得了17个区议会的控制权;在总计431个议席中非建制派获得了385个议席;相较之下,建制派从上一届的292个议席降至59个,只及上一届的约五分之一。
以上区议会选举的结果,令人相信这是对当前街头抗议行动的一种无声支持,远非官方所声称的,多数的香港民众支持政府。但与此同时,此次选举也释放了平息这场骚乱的可能性。
就选举本身而言,只要对政府的抗议能通过选举、议会等既定程序或方式来解决,香港民众还是愿意通过这种和平的方式,来促使政府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相较于街头的暴力事件,这种方式的代价更小,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同样更小。
从这一角度来说,为何在《逃犯条例》推出之后,民众会选择通过街头抗议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呢?显然这意味着前期政府的咨询工作并不到位,通过议会等传统既有渠道来传递民意的机制已经失效。政府过于自信,漠视民意,导致民众只能直接通过激烈的手段,来迫使政府撤回条例的修订。
接下来该如何呢?尽管区议会几乎没有任何的实质政治权力,但非建制派获得在基层运营生根的资源,同时未来也可能进一步获得特区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中的130多个选举委员席位,从而实现影响北京对特首人选的部署与安排的目的。这些都意味着非建制派政治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的可能。
但更为重要的是,此次民众通过选举释放出来的信号,一是民众并非像官方所声称是支持政府的沉默大多数;二是只要制度上允许,香港民众还是愿意通过和平、既有的制度机制、程序来表达民主的意愿。这远非当前其他国家地区的民粹所呈现出来的暴力景象。相信这很大程度上是香港法治对民众潜移默化的成果,也是香港民众政治素养的体现。
因此,尽管从大陆媒体传递出来的信号,官方在公开信息中并不愿意呈现这次选举的结果与代表的民意,但北京和香港政府却不能不正视这种温和信号所代表的意义。
如果官方期望继续在香港维持“一国两制”,并将其真正落实,作为说服台湾民众、实现国家统一的样板案例,就必须重新检讨最近几年来对香港的政策,并认真考虑在香港开启政治改革、在《基本法》的框架下落实双普选的有关工作。只要政府愿意从体制上改革当前已经无法有效传递香港民意的机制,愿意继续落实“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承诺,平息这场骚乱便是可能的。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