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和欧盟的双边关系协议谈判,从3月2日开始在欧盟委员会所在的布鲁塞尔贝拉蒙大厦(Berlaymont)举行,为期四天;5日的首轮谈判,双方分歧严重。今后谈判将轮流在布鲁塞尔和伦敦举行,直至年底。
在至今年底的过渡期期间,英国将继续遵守欧盟的法律,对欧盟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改变。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协议,英国将无协议脱欧。
从今年1月31日开始,英国正式脱欧,结束了长达47年加入欧洲一体化的历史,英国恢复了“自由身”,重新拥有了要求脱欧的英国人所一贯追求的“自主性”。不过,接下来英国与欧盟的关系,看来并不会像英国首相约翰逊所想象的那么顺利。
2月3日,英国政府公布了与欧盟开展经贸谈判的三个要点。首先是无论签署怎样的协议,都必须体现双方是“对等的实体”;其次是相信欧盟会同意与其按照“加拿大模式”签署协议;如果无法实现,则希望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规定,建立类似欧盟与澳大利亚那样的关系。显而易见,这三个愿望都不现实。
从国际法来说,英国当然是一个主权国家,这毫无问题,但主权与权力并不能画等号。欧盟目前的人口为4亿4600万,英国仅为6600万。欧盟的经济规模几乎是英国的六倍。就贸易而言,英国对欧盟的依存度很高;而对欧盟来说,它并不怎么依赖英国。这就清楚表明,双方的关系完全是不对等的。
对英国来说,它想与欧盟建立对等的关系,显然在实力上欠缺很多,尽管它并非小到微不足道。对英国而言,欧盟是与美国同样重要的贸易伙伴,因为贸易与双方之间的距离是有直接关系的。距离越近,贸易关系就越密切,这是很自然的。正如加拿大和墨西哥都是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一样。韩国和日本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也是如此。对欧盟来说,英国当然要比加拿大更重要,所以欧盟必须注意防止英国对欧盟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对澳大利亚来说,与欧盟的贸易实在没有多重要;但对英国来说,欧盟却是极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在与欧盟的贸易关系上,英国显然不希望欧盟将它与澳大利亚等量齐观。
关于欧盟将如何与英国开展贸易谈判,只要读一读欧盟有关与英国谈判未来关系的指导原则草案,就一目了然了。
在该文件中,欧盟将与英国的关系视为一种“综合性”的关系,这一关系将全面监管包括贸易和确保平等竞争条件在内的相关经济协议,此外还包括执法和司法合作、外交政策和安全等领域。
其次是这一关系涉及很多领域,所以格外复杂。从保护相关数据到参与欧盟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核能计划,从商品和服务贸易到知识产权保护;此外还有政府采购、人员流动、航空和地面交通、能源、渔业、司法互助、外交互助和网络安全等诸多领域。
英国和欧盟显然无法在短暂的一年时间内,在如此众多的领域达成一致,签署并各自批准相关协议。如果无法在一年内就此达成协议,英国就必须退出谈判,就这一点而言,英国显然并非处于对等地位。
再次,欧盟认为,因为英国非常靠近,所以今后必须确保双方的关系是开放和公正的竞争关系。欧盟与英国必须在诸多领域共同维护一种高水平,这些领域包括政府补贴、竞争、国有企业、福利和就业标准、环境标准、应对气候变化、税制等。也就是说,在这些领域,今后英国只能在不违反这些标准的范围内做出相关决策。如果英国拘泥于本国的主权,双方就没有什么好谈的了。
由此可见,接下来英国与欧盟的贸易谈判,可说是荆棘载途,异常艰难。
是否可以来一点反向思维,想象一下欧盟对英国作出一点让步?
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一旦欧盟这么做,在“平等的竞争条件”上作出让步,就意味着欧盟允许英国在与其竞争过程中不遵守相关准则;如果英国说“请相信我们会遵守这些准则”的话,英国还有什么必要脱欧呢?如果约翰逊要求欧盟相信他,对欧盟来说却是“我们凭什么相信你”。
英国不与欧盟签署贸易协议,是否会有什么问题呢?问题可多了。假设双方在贸易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而在其他问题上形成共识,英国在贸易领域将受到的冲击显然是不可低估的。据英国政府分析,如果双方无法达成贸易协议,从长期来看英国经济将会萎缩6%至9%,这将使约翰逊所期望的“强有力的繁荣”化为泡影。英国显然无法接受这样的局面。
最后就只能是约翰逊在此前始终不愿让步的领域作出一定让步,例如去年10月他在北爱尔兰与爱尔兰的边境问题上作出了让步。由于此举将导致英国的部分地区出现经济割裂的局面,所以其前任特雷莎·梅始终不肯让步。不过,约翰逊还是声称自己没有作出任何让步。明明不得不接受了屈辱的条件,却还宣扬自己大获全胜,这就是约翰逊的做派。
今后欧盟与英国在渔业和数据流通领域的问题会尤为凸显,双方如何确保“平等的竞争条件”不会产生严重分歧,但留给双方消除这些分歧的时间却极为有限。因此,双方的谈判破裂,无法达成任何协议的概率很高。
如果由此给英国造成严重打击,而欧盟将责任归咎于英国,英国很可能铁了心跟定美国,同欧盟对立。如果英国作出这样的选择,今后英欧关系显然无法令人乐观。
英国和欧盟显然无法在短暂的一年时间内,在如此众多的领域达成一致,签署并各自批准相关协议。如果无法在一年内就此达成协议,英国就必须退出谈判,就这一点而言,英国显然并非处于对等地位。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