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哈迪新书激起千层浪

作者:卦哥家 2021-12-22 23:57:05 阅读:
———————————————————

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迪以96岁高龄,又出版了新书《抓住希望:为新马来西亚继续奋斗》。他写过不少书,第一本书《马来人的困境》在1970出版,也掀起轩然大波。《马来人的困境》强调马来人为土著,马来语为唯一的国语,还倡导阻止华商的垄断与霸权主义。因此书,马哈迪在马来人中被视为拯救民族、维护民族尊严的“超人”。1Ln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相隔了50年,马哈迪写了这本《抓住希望:为新马来西亚继续奋斗》,缘何又激起千层浪呢?因为在书中,他批评了希盟时代的财政部长林冠英纵容他的政治秘书潘俭伟干政、恣意妄为、傲慢,阻扰发展商的计划,甚至拥有数十名顾问团,越权指示政府部门听命于他。潘俭伟已经作出澄清与反驳。1Ln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马哈迪也提出“筷子论”,批评华人依然说华语、用筷子吃饭,因而无法融入马国社会。他还拿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为例子,认同这些国家的同化政策。显然他对马国华裔坚持不愿意被同化很不以为然。1Ln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1Ln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马国华社、媒体、政界人士都纷纷作出反驳。董教总认为马哈迪的“筷子论”是赤裸裸的倡导同化政策。马华总秘书张盛闻认为马哈迪与世界观脱节,人民不应再被他的狭隘观念误导。前财政部长林冠英则认为:“筷子论显得粗暴,而具冒犯性。”1Ln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华文媒体更向马哈迪发出公开信,说:“华人读华小,用筷子吃饭,并不影响华人对马来西亚的效忠与融入。我们的身份认同是大马,并非中国。”1Ln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不止华社有反应,友族的前首相署部长再益说:“华人不愿意被同化,问题一直出在马来人身上。”1Ln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马来人权律师西蒂卡欣说:“保留自己民族的根,有什么错呢?”1Ln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我们更好奇的是,马哈迪何以要这么做?要激起争论?他到底想干嘛?新经济政策实行了50年,马来人困境已消解,他还想做“民族超人”吗?答案其实不难理解,他只不过想持续他的“马哈迪主义”,延续他的土著议程罢了。1Ln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的确,从他与安华法庭外“一握泯恩仇”,他确实摆出姿态,与安华倡导的多元主义靠拢。当时,政治效果极好,在509大选一举打败国阵巫统,顺利变天并第二次当上首相。于是“打倒盗贼统治、救国英雄、高龄首相”令他飘飘然。然而,希盟执政成绩差强人意,一连串的补选失利,令他慢慢从多元中走向单元。出席“马来人尊严大会”,已经露出端倪,再来的“喜来登政变”,让他猛然惊醒,走多元政治路线,将会是死路一条。1Ln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于是马哈迪在被慕尤丁派系赶出土著团结党时,组织了祖国斗士党,摆明就是重回“一元政治”路线。1Ln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他在希盟失去政权时,一再批评安华不适合当首相,因为他走的是“多元政治”,肯定得不到大多数的支持。如今,他摆出姿态,第一攻击民主行动党,第二攻击华社,向单元靠拢、维护土著的用意,不是昭然若揭吗?1Ln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想想当初,不少民主行动党领袖为马哈迪辩护,指他已经改变了,不再是极端种族主义者,而是开明、可协商者,如今该清醒过来了吧?1Ln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但我们也许无须过于惊讶,这也许就是马哈迪的本性,他依然是1970年写《马来人的困境》的那个马哈迪,维护马来人尊严、权益的那个马哈迪。他仍然是《君王论》所描述的“最勇猛的狮子和最狡猾的狐狸”。1Ln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