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社民党的改革教训

作者:卦哥家 2021-12-04 13:10:43 阅读:
———————————————————

今年9月26日举行联邦大选过后,德国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经过近两个月的谈判,终于在11月24日签署三党执政联盟,组建新政府。cCh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这不独是德国首次在国家层面组成三党联盟,更意味着社民党得以再次主导德国政权。只是为大家忽视的是,这个欧洲大党已足足16年无缘执政了。之所以如此,不是因它做错了什么,恰是因它做对了。它曾成功地实施了大规模的去福利改革,并由此拯救了德国。cCh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进入1980年代,尤其是两德合并后,德国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而且社会福利开支节节攀升。面对这一困局,时任总理施罗德于2003年3月,提出了一项旨在改革福利体系和就业政策的一揽子改革方案。这就是著名的“2010年议程”(Agenda2010)。cCh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cCh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该议程制定了未来若干年德国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的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其核心就在于,要大幅度削减德国的社会福利,以此来为政府的公共债务减负,以便让德国轻装上阵,刺激经济的活力。cCh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这场二战后德国乃至整个欧洲,都可谓最为深刻的体制改革,却因触及太多人的利益,而遭到了民众的强烈抵制。尤其是在德国东部地区,自2004年8月开始,人们沿用前东德时期著名的“星期一示威游行”的传统,连续举行了数次抗议游行。cCh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人们之所以对这一改革如此之反抗,原因在于改革之前的德国,福利实在太优渥。在计划经济国家,还只是干好干坏一个样,而在德国等福利国家,简直就是干与不干一个样。人性都是惰怠的,既然干与不干一个样,为什么要工作呢?施罗德的相应改革,正是旨在破除这种体制漏洞。cCh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这是一项力度非常大的改革。中国中央编译局的张文红研究员就认为:“这项改革方案就其涉及的民众数量以及触及福利制度的深度而言,堪称联邦德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社会行为。”但正是因此,人们对改革恨之入骨。cCh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但却正是得益于当时被认为是对社会弱势群体过于强硬、无情的改革,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昔日的“欧洲病夫”德国,摇身一变成了欧洲的拯救者,并以此笑傲于世界之林。cCh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我不知道,到今天有多少德国人会自觉地回首,去回望一下当年的情景,也不知多少人会感念施罗德当时的远见卓识。但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家施罗德,和其所属的德国社民党,却为此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社民党在2004年议会选举中,得票率仅为21.5%,遭遇了二战以来最惨重的失败,从此在野16年。cCh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反倒是那些为了选票,满口承诺、一心迎合的政客,却被那些贪婪、自私、怠惰的民众,利用自己手中的选票送上了台。选民要求获得福利,而那些觊觎权力的政客于是彼此间相互加码,许诺自己能够给予选民更多福利。cCh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于是人民的贪婪和自私,用选票将出价更多的政党选上了台。这些政党为谋求连任,果真付诸实施;在野党为了上台,于新一轮大选时,就必然会开出比执政党更具有诱惑力的福利条件,于是选民又将其选上了台。如此一来,政党间便进入了一种疯狂比价的状态,一国的福利病就此酿成。cCh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正是这种体制上的缺失,在欧美国家出现了这样一种悖论:政客比谁都清楚,福利制度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了,他们也知道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问题在于,民众的选票却能做到“谁改革,谁下台”。cCh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这样一来,那些只觊觎权力的政客,也就会明知故犯,一味地投选民所好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早年一直被视为施罗德衣钵继承人的社民党施泰因迈尔,在数次竞选备战中,对施罗德方案噤若寒蝉,只字不提。cCh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于是,问题也来了:改革就意味下台,改革就意味着无缘于权力。这种惨痛的经验教训,会不会让过去的改革者——德国社民党,从此也裹足不前,为着保有权力,从此再不思改革呢?cCh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