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危机急转直下,俄罗斯展开“特别军事行动”,乌东起烽烟,首都基辅等地军事设施及机场挨炸。西方斥俄国发动全面战争,俄罗斯总统普京则称这是支援乌东分离政权抗敌,目标是使乌克兰非军事化而非占领。乌克兰近20年一直是美俄角力场,自2014年亲西方阵营街头革命上台,乌克兰全面靠拢欧美,从未放弃寻求加入北约,俄国认为家门受威胁,美方则指普京要在前苏联地区重建势力范围,白宫克宫互不相让,演变成今天局面。乌克兰之于美国,不过是一只制俄棋子,之于俄罗斯却是核心利益安全问题。俄乌兵力悬殊,普京兵行险着,球已落到美国一方,华府不想军事介入,但如无强力行动,其他依靠美国保护伞的地区,难免担心美国是否靠得住。
近23年欧洲最大型战争 大国博弈乌国变真战场
俄军攻击乌克兰,乃是1999年北约攻击南斯拉夫之后,欧洲最大规模的主权国军事冲突。若不计横跨欧亚的俄罗斯,乌克兰是欧洲领土最大的国家,既是东欧重要“粮仓”,也是欧洲天然气输送管道所经之地,俄乌战事震撼环球股市,油价急升破百美元,事态发展充满悬念,既要视乎俄方目的,也看西方反应。乌克兰是联合国成员国,一个主权国攻击另一个主权国,有违联合国宪章,无论有何理由,必惹责难。普京这次出兵,牵动美俄角力以至国际格局,不论结局为何,欧洲地缘政治形势,从此不再一样。
任何战争必有远因近因。从西方及基辅政府视角,普京为求重建前苏联帝国,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支持乌东两个分离政权,不过是第一步,去年11月俄军开始集结重兵,目标就是找借口发动全面战争,吞并整个乌克兰。当然,俄方视角跟西方很不同。俄方认为美国背信,在苏联解体后持续推动北约东扩,又在格鲁吉亚及乌克兰合共发动三场颜色革命,扶植亲美政权抗俄。去年初北约在东南欧举行10多年来最大军演,剑指黑海;入夏后美国又决定,年底重启冷战时代驻扎德国的第56炮兵司令部,俄方视之为美国重新在欧洲部署中程导弹前奏。普京要求美方白纸黑字作出安全承诺,包括不让乌克兰入北约,却遭华府拒绝,基辅政府军又持续进逼乌东亲俄政权,所以俄军要介入。
俄乌历史恩仇交织,敌对阵营对战事爆发各有言辞。若从大国博弈的高度看,现实是苏联解体后,美俄一直都在东欧及前苏联地区争逐势力范围,美方从未视俄罗斯为“自己人”,作为冷战赢家步步进逼,俄方势弱长期挨打。北约东扩及空袭南斯拉夫,全盘瓦解俄罗斯在东欧的影响力,国际强权政治得势不饶人,华府东拓势力当然不会止于前苏联边界,对俄罗斯而言,乌克兰与白俄是红线所在,没有这两国作为屏障,俄国西境中门大开,难有国家安全可言。
10多年前克宫曾推动组建所谓“俄乌白俄关税联盟”,2014年乌克兰反俄革命令计划毁于一旦。当年俄军吞并克里米亚,放眼的是保持黑海军事势力;扶植乌东亲俄政权,则为日后军事介入扭转局面埋下伏笔。乌东分离政权与基辅政府虽签署了明斯克协议,惟两军从无恪守停火。 2008年,俄国以阻止格鲁吉亚军攻打亲俄分离地区南奥塞梯为由,出兵格国,这次普京先承认乌东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为独立国,旋即应两地亲俄政权要求,出兵乌克兰,基本是同一套路。当年格鲁吉亚战事持续约一周,俄军势如破竹,一度逼近格国首都,格国唯有变相接受南奥塞梯“自成一国”,当时的亲美政权也因战败倒台。这回战场改为乌克兰,战局走向言之尚早。
解铃还须系铃人 美俄要寻求妥协
普京声称这次军事行动,目的是使乌克兰非军事化,无意占领。战场尔虞我诈,普京之言虚实莫辨。俄军首日行动,重点是轰炸乌克兰主要军事设施和机场等,手法令人忆起1999年北约空袭南斯拉夫设施、重挫南军战力,为日后科索沃分离独立铺路,不一定大规模出动地面部队,但美军入侵伊拉克的经验也说明,猛烈空袭可以是大型地面战以至军事占领的前奏。
普京下着难测,现在问题是美国及西方如何回应。欧美多国抨击俄军侵乌,矢言严厉制裁,标志俄欧合作的北溪二油气管道项目,也成制裁对象,但俄方既然兵行险着,西方制裁肯定亦在克宫计算之内。欧洲依赖俄国供气,非一时三刻可改,寒冬未过,倘若欧洲去尽制裁,俄方也有反制本钱。当然,美国无此忧虑,但当下美国通胀严重,俄国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规模及战略打击目标,绝对可以令油价粮价急涨,普京大有可能认为,现在正是出兵最佳时机。乌克兰现非北约一员,华府似乎也不倾向出兵当地,冒险跟俄军大打一仗,倘若制裁俄国力度隔靴搔痒、任由俄军重挫基辅政府,其他依靠美国保护的小国或地区,难免心下一凉,这对冷战后的美利坚治世(Pax Americana)秩序,将带来一定冲击。
乌克兰成为美俄角力场,基辅与乌东所打的不过是代理人战争。乌克兰兵凶战危,解铃还须系铃人,美俄必须对话,寻求妥协,俄国应停止军事行动撤军,美方也应以白纸黑字方式,回应俄方国家安全关切。欧洲不少人主张以所谓“芬兰模式”化解僵局,让乌克兰成为西方与俄国之间的缓冲中立国,这是一条出路,问题在于白宫克宫是否有此政治意愿。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