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的脱欧大限将至,英国首相约翰逊向欧盟提交了一份号称是“不可修正”的脱欧方案。历时三年多的脱欧大戏目前仍没有达成协议的明显迹象。可即使达成了协议,就能使英国政坛走出泥潭吗?其实对于已经丧失决断能力的英国议会来说,不论有没有协议都无法让它走出当前的死局。
英国首相约翰逊甫一上任就发誓无论如何要在10月31日前完成脱欧,即使是无协议脱欧也在所不惜。但议会中的反对派却迅速通过了反无协议脱欧的法案,接着英国最高法院又一致裁决约翰逊宣布议会休会的举动违法,牢牢捆绑住了约翰逊推动无协议脱欧的手脚。目前距离脱欧大限已经不到一个月时间,要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达成一份新协议并非易事,更何况欧盟各成员国对约翰逊新方案的可行性普遍持怀疑态度。因此,最大的可能性仍然是延期脱欧。
其实英国不断延期脱欧的目的还是为了争取与欧盟达成协议。脱欧协议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涉及到英国与爱尔兰的边界问题。由于历史原因,英爱之间的和平现状很大程度上基于目前爱尔兰与北爱尔兰之间不设边检和海关的软边界。但是无协议脱欧就意味着英国退出欧盟的单一市场和关税同盟,这将导致在英爱之间出现硬边界。
事实上,英国议会既不愿接受硬边界,但也同样容忍不了软边界。前首相特蕾莎·梅在任职期间曾经与欧盟达成了一份所谓“最好的协议”:保留软边界,并让北爱尔兰暂时留在欧盟的制度内。可这样一来,北爱尔兰和英国其他地区就形成了类似“一国两制”的关系。议会无法容忍这种“一国两制”,连续三次投票否决了这项协议,并直接促成了梅的下台。
英国议会理想中的协议是什么样子?我们从外界无法得知。或许连议会自己都不知道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在今年3月底英国议会进行的一次指示性投票中,全部八项动议都遭到了否决。这意味着议会既反对无协议脱欧,也反对取消脱欧,既反对保留与欧盟的关税同盟,也反对不保留关税同盟,而且还反对举行二次公投。
由此可见,即使约翰逊与欧盟就这份新方案达成一致,也难保特蕾莎·梅的命运不会重演,因为协议到最后还是需要通过议会这一关。约翰逊需要在议会中为他的方案争取足够多的支持。然而从历史经验来看,议会在脱欧问题上没有任何明确的意志,也做不出任何决断,它只会不断敦促政府推迟脱欧日期。
但是推迟脱欧并不只取决于英国的单方面意愿,能否获得欧盟其他27个成员国的一致同意是更为关键的因素。而且就目前情况来看,欧盟高官不仅对约翰逊的最新方案态度消极,而且公开表态拒绝接受英国再次延期脱欧。
欧盟的态度并不难理解,因为英国反复地延期已经逐渐耗尽了各方的耐心。如同约翰逊所描述的那样,这个过程就像被普罗米修斯的肝脏被老鹰啄食,第二天肝脏又会重新长出来。面对一个几乎“死机”的议会,英国未来唯一可预见的出路就是被欧盟宣布无协议脱欧。
议会作为英国的主权者代表着国家的最高权威。当国家与民族的前途陷入困境时,议会本应义不容辞地做出决断来捍卫国家的主权与独立,成为民族命运的担纲者。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无所作为、推诿责任的议会,坐等自己国家的命运由他人来裁决。20世纪的德国法学家卡尔·施米特曾说,一个民族在面对极端的情形时必须独立做出决断,因为这是它的政治存在的本质,如果它不再拥有决断的能力,那么这个民族在政治上也就不存在了。
施米特的这一论断并非危言耸听。2014年卡梅伦允许苏格兰举行独立公投,坐视国家主权险入分裂的危险,这就已经暴露出了英国议会在决断能力上的软弱。尽管公投的结果让英国侥幸逃过一劫,但是埋下的隐患却无法消除,因为留欧派占多数的苏格兰已威胁会在英国正式脱欧后举行第二次独立公投。
无论脱欧大戏最终将如何收场,英国的政治危机都不会因此结束。因脱欧而引发的苏格兰的二次独立公投很可能将是另一场更大危机的开始。而那个时候英国议会恐怕不会有这么多的时间来反复拖延。
今天的英国议会缺乏二战时在丘吉尔领导下团结一心的凝聚力,也缺乏为捍卫国家统一而不惜一战的林肯式政治领袖。政客们只会在无穷尽的议会辩论中为了各自的党派利益互相推诿、扯皮。所以,不论有没有一纸协议都不可能把议会从脱欧僵局中拯救出来。今天的英国就像是一艘无人掌舵的航船,没有人知道它会漂向哪里。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