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务实对待种族课题

作者:卦哥家 2021-04-21 18:38:20 阅读:
———————————————————

谈到新加坡的种族和谐,必须确认一个最关键的因素,那就是政治。如果看不到这个基本的现实,就很容易掉入浪漫主义的陷阱,误以为我们已经完成了种族的融合,或是幻想新加坡人已经成为一个种族(新加坡族?),种族及宗教已不再成为“问题”了。9hI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美国的经验说明,在一个多元种族的社会里,只要政治上一出问题,种族问题马上就会随之浮现和迅速激化,猝不及防,星星之火即可成燎原之势。长久以来,美国还是举世公认的“种族大熔炉”呢!新加坡独立至今不过56年,比起美国,历史要浅短得多,对种族课题不应有什么不切实际的想法,比如奢谈什么“种族色盲”(racial blind)。9hI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距今约半个世纪的1967年,美国著名黑人影星薛尼·波特(Sidney Poitier)曾主演了一部片子《猜猜谁来吃晚餐 》(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故事里思想先进,反对种族歧视,提倡自由平等的报社主编马特,做梦也没想到心爱的女儿乔伊,一天竟带着黑人男友约翰(薛尼·波特饰)回家,顿时傻眼。约翰的父亲也极力反对儿子和白人女子的婚事。白人父亲和黑人父亲都跳不出种族歧视的心结。9hI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约翰在与父亲的争论过程中,说出了这样几句话:“爸,你是我父亲,我是你儿子,我爱你,永远爱你。但你把自己视为一个有色的男人,我却把自己视为一个男人。”这样的对白确实很感人,但电影终归是电影,现实终归是现实。196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风起云涌,半个世纪过去了,今天的现实是,黑人还在嘶喊:黑人的命也是命。不错,白人黑人都是美国人,但就是融合不成一块。9hI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去年底美国总统大选,种族问题随之激化,在政客煽动下,白人至上主义抬头,反中(国)情绪高涨,种族仇恨一泻千里,黑人问题未了,仇视亚裔接踵而至,黄皮肤的亚裔美国人悉数遭殃,他们无缘无故被吐口水、殴打、推倒,甚至枪杀,至今风波尚未平息。9hI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由此可见,政治一旦出问题,种族课题就会随之恶化。如果有政客试图利用种族矛盾以捞取政治资本,那就等于是火上加油,情况很容易一发不可收拾。9hI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新加坡这些年来的种族和谐,主要的维系力量是政治。其一,是政府从一开始就坚决打击各种形式的文化沙文主义和种族主义,实施种族平等政策;其二,是不让敏感的种族、宗教等课题公开发酵,力求通过幕后协商解释政策,化解矛盾,消除误会,促进谅解;其三,是以英文为行政语文,但华文、马来文和淡米尔文同列为官方语文;其四,是通过各种行政措施,促进种族融洽相处,如统一不同语文源流教育,组屋的种族比例分配等等。9hI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即便如此,近年来一些可能影响现状的变化已相继悄然发生。这些变化或许可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质疑一些现行的相关政策和做法;二是要求改变现状。究其原因,主要有几方面,包括:外来的影响,社交媒体的出现,政治的改变,世代的差异等。9hI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外来的影响包括宗教、文化、政治、社会风潮等方面;社交媒体的影响是颠覆性的,既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也改变了政治的游戏规则;政治的改变也显而易见,如国会有了更多的反对党成员;世代的改变指的是新世代新加坡人的成长所带来的代际改变。新世代基本上是太平日子的产物,根本不知种族冲突为何物,他们与老一辈有不同的成长经历,因此也有不同的想法和看法。9hI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这里只略举几个较为突出的例子。一个经常被一些人质疑的做法,是现行的种族划分法(即在身份证上标明华族、马来族、印族及其他种族,简称CMIO)。在最近举行的种族和谐资源中心OnePeople.sg的线上对话会上,就有人再次就此发声,表示本地社会种族色彩已趋淡化,也有更多跨种族和跨国籍婚姻,质疑CMIO模式是否已经过时。在此之前,就已有人建议废除这一做法。关键是,废除CMIO模式就能实现“种族色盲”吗?这种想法委实太过天真。9hI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另一个与种族划分相关的质疑,是组屋的种族比例政策。质疑者认为,这一政策已对部分国人造成经济困难,因为某座组屋一旦达到所设的种族配额,少数族群居民只能向同族群购买或出售组屋,结果影响成交价格,对经济拮据的国人不利。上述两个质疑都已有反对党人在国会里一再提出。9hI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质疑不公开讨论种族、宗教等敏感课题的声浪,最近也提高了分贝。质疑者认为,现在社会已经更加成熟了,宗教等课题也应该拿出来公开讨论,没有必要再关起门来,而且讨论也应让更多的人参与,而不只限于某些团体或代表。比如,马来社群中就有人质疑,为什么不能公开讨论在特定行业(如医院护士)工作的回教妇女戴头巾的问题。9hI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另一个经常被提起的,是特选学校的课题。这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事。除此之外,最近也有人引进了美国的“白人特权”论(white privilege),试图“借壳上市”,推销无中生有的“华人特权”论。谬论一出,立即引起华社的强力反弹。9hI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上述的几个例子说明,持续执行数十年的一些关系到种族、宗教课题的政策和做法,正面对前所未见的挑战。政府固然必须审时度势,谨慎衡量,因时制宜,制定因应策略,各种族群体也应适时提高警惕,更加谨慎地对待相关课题。在一个社交媒体无孔不入的社会里,这种警惕心尤其重要,因为敏感课题很容易就借由网络疯传,在社群中产生滚雪球的作用。9hI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其次,随着政党竞争加剧,我们也看到,涉及种族的课题开始在国会里更加频密地被提及。在国会向政府提出各种质询,是议员的权利,而有了人数可观的反对党之后,关起门来讨论敏感课题的做法也难以为继。9hI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有质问就必须有回答,再三的提问,就有再三回应,而且问题不会止步于国会,而是必然会转入社交媒体持续发酵。令人担心的是,有朝一日,种族课题是否会像其他许多地方一样,成为民粹政治的工具。9hI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因此,如何确保良好政治的持续非常重要,因为,这是维系种族和谐最根本的力量。对种族课题,我们始终必须记住,我们还是个年轻的国家,建国的艰巨工程还是个进行式。只有务实地看待种族课题,我们才能继续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加固和夯实这些年来所享有的种族和谐。9hI中国财经网|相信金融的力量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