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及财政部长王瑞杰请辞当第四代团队领导者后,各种分析纷至沓来。其中,下周内阁改组时,谁会受委为财政部长最受瞩目。有政治观察家认为,继任财长者若来自第四代领导班子,就有可能成为新领军人选。
财长一职在内阁中角色吃重,他所发表的预算案不仅关乎个人或家庭的福祉,更是国家对经济的长期规划。
由于我国两位总理吴作栋和李显龙,接棒前分别担任财政部高级政务部长和财长,并发表过财政预算案,不少人都认为,此时出任财长者,必定是被视为能扛起重任的第四代领军人物。
平心而论,领导人有经济和金融方面的经验固然重要,但不是每个当过财长者,都具备当上领军人物的潜能,以韩瑞生和胡赐道来说,财长仿佛是为他们量身而定的职务。
过去好几年,每年4月预算案和各部门预算辩论结束后不久,李总理都会调整内阁职务,就算这回不是王瑞杰决定不当财长,总理也可能改组内阁,延续他让不同部长掌管不同部门的做法,好让第四代累积不同经验。
李总理在去年大选后组织内阁时就说:“从前我们都会说,如果担任过财政部长,那下一个任命就要去一个‘花钱的部门’,而一个‘花钱的部长’,如在国防部或国家发展部任职过的人,就必须再去‘收钱的部门’,像是财政部。这样一来,大家就知道钱得来不易,也会理解有些计划还是重要的,必须去做,也就必须筹集资源去实现。”
这样看来,下任财长人选不一定是目前在财政部担任政治职务的人,甚至可能是教育和工作背景都和经济与金融沾不上边者。
当然也有人会说,财长从来都不是随意让不同人轮流担任的职务,但这正好说明财长乃由总理委任,领导班子之首却由同侪推选的不同。同侪估计不会基于某人会是个很好的财长而推选他当领袖,大家更在乎的可能是他是否具备种种条件,既能够带领大家寻找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力量、有群众基础,也要在国际舞台上有表现等等。
再说,在第四代团队推选出新领军之前,恐怕还有好几次的内阁改组,下周的内阁调整相信不会是一锤定音、最为关键的政治安排。
尽管不认为确切的总理接班人选下周就会浮现,笔者觉得这回的改组仍有多个看点。首先,一些部门仍由属于第三代领导班子的部长掌管,这回会全都由第四代接任吗?一些原先被视为有机会接任的高级政务部长,这回有机会擢升吗?
目前,包括财政、内政、外交、国家发展、人力、贸工和卫生在内的多个部门都有第二部长。一些部长兼任第二部长已有好几年,陈诗龙这位“政治新星”则兼任两个部门的第二部长,说明这方面仍有不少调整空间,以进一步确保“第二梯队”就位。财政部目前有两位第二部长,这回改组时这个部门会不会有第二部长,或者第二部长会不会换人,让缺乏相关历练的部长有机会尝试,同样令人关注。
另外,数位年轻部长都是去年大选后,才调到其他部门的,这回会因为必须填补财长职位,牵一发而动全身,现有职务还未熟悉就换岗吗?
不管下周的内阁改组如何排阵,不变的始终是:他们要如何全力协作,进一步凝聚人心,不只带领国家走出冠病疫情阴霾,也在疫后领导大家克服前方的种种挑战与困难。
作者新加坡新闻人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