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冷静视角看待中美实力对比

2021年3月18日,中美高层在美国阿拉斯加举行会谈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的一句话,在网上引起了一大波热议。对中国普通民众来讲,感觉是十分扬眉吐气,貌似有历史被改写的那种欢呼雀跃

发布时间:2021-11-16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拜登政府为何 对华合作对抗并行?

中美关系在特朗普主政时期已跌入低谷。2021年拜登上台,原本很多人有所期待的中美关系,现在也未见有根本性扭转的趋势。这主要由中美之间近乎无解的结构性矛盾,和美国国内这几年形成的反中大环境所决定的。中美关系未来将

发布时间:2021-11-16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美国压力论”的虚虚实实

从华盛顿的角度来看,东京之所以迄今仍然跟着美国的指挥棒团团转,主要是手上还欠缺两张王牌。其一是核武器,其二是拥有否决权的安理会常任国的席位。在谈论战后日本外交政策时,任何对日本政治略有涉猎的读者,都会记住一个“

发布时间:2021-11-16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阿富汗战争的“蝴蝶效应”

在原教旨主义和世俗主义之间徘徊、挣扎、撕裂的阿富汗塔利班,在军事方面至少有四大意义:一定条件下弱国能够成功抵抗大国入侵;山地游击战在21世纪军事高科技时代再现辉煌;海权在陆权面前严重受挫;精神意志比武器装备更为重

发布时间:2021-11-16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激进环保主义的末日情结

激进的环保主义不仅是反科学的意识形态,其末日情结更是一种绝后灭族的邪恶信仰。近期全球供应链失常,此前订购的一本书,迟了近三周才送抵。女儿一气呵成读完后,如释重负地表示,对未来不再那么悲观了。那是2020年出版的《杯

发布时间:2021-11-16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要充分注意巴勒斯坦问题的阶段性

尽管巴勒斯坦问题的重要性,在热点频出的中东已经下降,但它仍然备受关注。不仅巴勒斯坦、以色列以及其他密切相关方,对巴勒斯坦问题的看法多有不同,在中国也存在日益明显的差异。在我看来,一定要分阶段地理解巴勒斯坦问题,要

发布时间:2021-11-16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从默克尔的移民政策讲起

随着德国红绿黄“交通灯”三党组成联合政府的谈判取得进展,默克尔这位看守总理退场有日,德国这个首位女总理的政治遗产也应该开始清点。这个执政将近16年的女强人的政绩可圈可点,尤其在德国国内的民望始终居高不下。回顾

发布时间:2021-11-16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应对气候变暖生死攸关

如今人们大概多少有点气候变暖的忧患意识了吧?日前有一篇短文,告诉大家1摄氏度值多少钱。该文引用美国气象经济学家的观点说,全球气温上升1摄氏度,经济效益也跟着上升,因为在夏季会刺激消费,空调、电风扇、冷饮、啤酒销量都

发布时间:2021-11-16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从面簿到元宇宙

冠病疫情的确改变了生活。那些居家办公的人,几乎可以足不出户:工作、娱乐和社交都通过电脑在网上进行,吃喝可以叫外卖或网购食材。这不正符合元宇宙的条件吗?最近面簿公司更名为Meta Platforms。Meta总裁扎克伯格说,改名是

发布时间:2021-11-16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AUKUS对印太主要各方有何影响

欧洲国家虽已对中国的长期意图有所警惕,但(目前)还没有遵循AUKUS三方与中国进行战略竞争和硬实力比拼的目标。它们的做法更具包容性,因为它们认为,当前的许多挑战只能共同解决。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9月15日宣布建立三边安

发布时间:2021-11-16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马六甲州选折射马国政治动荡

在冠状病毒疫情肆虐的情况下,马六甲即将举行州选举。马六甲的政治变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马来西亚政坛近月来的持续动荡。马国去年初发生喜来登政变后,慕尤丁当上首相,他所领导的土著团结党顺理成章主导执政联盟。这对巫统

发布时间:2021-11-16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默克尔:“好人政治”的一个示范

1989年11月9日,分隔东西柏林的围墙轰然倒塌。消息传开后,大批东德民众立即涌向边界,争取时间到西柏林,以免与自由擦身而过。在这纷扰的一天,东德一位35岁的科学家,虽然胸怀大志、向往自由,但此刻显得冷静沉着。她依约与朋友

发布时间:2021-11-16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从《鱿鱼游戏》看全球防疫

今年全球最火的剧集,无疑是Netflix出品的韩剧《鱿鱼游戏》(Squid Game)。该剧讲述了参加一档神秘节目的456名玩家,为了生存以及拿下高额奖金,而挑战一道道关卡。每一关都是儿童时期的小游戏,但规则被重新设置成残酷的生死考

发布时间:2021-11-16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后默克尔时代 中欧关系将重新定位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周三与即将退休的德国总理默克尔视像会晤,被称之为“告别通话”,双方谈及中德、中欧关系、中欧贸易协定、气候议题、疫情防控和人权等问题,默克尔将会在年内离任,但两人还谈到明年中德建交50周年庆祝

发布时间:2021-10-17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兴趣广泛的物理诺奖得主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于10月5日揭晓,几位物理学家以“对我们理解复杂系统具有开创性贡献”而获奖。今年荣誉一半授予日裔美籍科学家真锅淑郎,德国科学家克劳斯·哈塞尔曼(Klaus Hasselmann),表彰他们“对地球气候的物理建

发布时间:2021-10-09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债台高筑也有道理的时代

美国《LIFE》杂志摄影记者马克·考夫曼,1947年在上海拍了一组珍贵的照片,显示的是国民政府当时赶印钞票的惊人情景。这组照片近年在网上流传,让人们回顾一个关键的历史事迹。考夫曼镜头下的印钞工人正日夜开工,以支援国民

发布时间:2021-10-09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