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好在这个经济充盈后劲的时代

 说句实话,在看“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前,的确让人充满了期待,希望有一次“前半段一直笑,后半段一直哭”的情感波折与摆渡,毕竟电影是艺术化的现实加工品,花钱就是为了精神与感官刺激,从而达到放松休憩的目的,顺便能够让价值

发布时间:2021-02-15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莫让“过年红包”成为一种“春劫”

 大年三十刚过,微博上就出现了一个热门话题:红包是项人情负担吗?到了正月初二,该话题的阅读量就已超过了2亿,可见大家对发红包这个年俗非常关注。(2月14日《信息时报》)  过年红包是一件有人欢喜有人忧的传统年俗,收红包者

发布时间:2021-02-14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回农村过年,别嘲笑“说普通话的人”

 前几天,我们村子里一批年轻人回家过年了。可是,总有人对这些年轻人指指点点,或者给予“轻蔑一笑”。原因是,这些人回到老家还一直说着普通话。回老家过年,到底该说普通话还是地方话!很多归乡的人表示很纠结。  笔者在搜

发布时间:2021-02-14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典籍里的中国,让华夏文明弦歌不辍

 最是文明润人心,最是文化流永传。央视播出《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尚书》在网络引发收视高潮,关于中国经典文化和精粹文明的话题讨论也在网络成为焦点。同为中国人,共饮华夏文明长河一泓水,同根同宗、基因传承,华夏文明

发布时间:2021-02-14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把年过好,就是最浓的年味

春节,是一年之中最被华人所重视的节日。而年味,则是这个重要的节日中,被提及最多的一个词。何为年味?搜索引擎给出的定义是,年俗的味道,但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和不同成长经历的人而言,即便是年俗也都是各不相同的。同样是

发布时间:2021-02-14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为什么中国北方过节喜欢吃饺子?

过年吃饺子、正月初五“破五”吃饺子、冬至也要吃饺子……对很多人来说,饺子仿佛是过节的“标配”,寄托了无数美好寓意。不过,也有说法称,饺子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但南方在冬至时一般会吃汤圆、立

发布时间:2021-02-14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我与《儒家伦理》的缘分及随感

人作为不同专业的人,须要接受专业教育。其目的是使人成为这一专业的专家,其最高成就是成为这一专业的大家。人虽有不同专业之分,但不同专业的人都是人。单就人是人来说,须要接受人之所以为人的教育。其目的是使人成其为人

发布时间:2021-02-12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英国本土中文教材里的中国

当读者看到下面这三段话时,可能都会以为是小学语文课本里的配图文字,甚至可能会认为是小学生的习作:这是杨贵妃。她是中国皇帝的一个太太。她有一点儿胖,也很漂亮。皇帝很爱她。这是玄奘。他是和尚。他穿红色的衣服,戴金色

发布时间:2021-02-12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从一个词的翻译说起

以前陪着孩子看德国电视里的儿童剧,有一个讲调皮男孩儿故事的系列剧“总是那个米希尔”最有趣。这个瑞典乡间农家的故事,原著是《长袜子皮皮》的作者Lindgen写的。每当听到男孩儿的父亲被人称为Herr Bauer,我总忍不住想

发布时间:2021-02-12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辛丑年的台湾经济战略

终于度过饱受冠病疫情冲击而纷扰不堪的2020庚子年,迎来2021辛丑年。去年经济可说是“惊声尖叫”连连,太多让人意外之处。冠病疫情以无人可预测的方式冲击全球经济,各地全面封锁,经济活动停摆。大陆首季因疫情失控,经济奄奄

发布时间:2021-02-12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习近平与拜登终通话 由脱钩重回分歧管控

上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通话后,虽然声明内容差异大,但美国总统拜登仍在北京时间农历除夕(周四)早上与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话,为其上任后的首次。综观二人发言,不乏矛盾和分歧之处,但中美

发布时间:2021-02-12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好想回家过个年

农历新年是各地华人回乡与家人团聚的佳节,然而席卷全球的冠病疫情阻挡了游子们回家的步伐,不得不在异地度过这个对华人意义重大的节日。新春钟声一响,百般滋味,涌上心头。  在此也祝愿天下游子,新春快乐,早日阖家团圆。包

发布时间:2021-02-12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今年是什么年?

年节将届,同事在北京和上海做街访,录制成贺年视频给大家拜年。过程中发现,好些随机受访者不能马上说出来临的是农历什么年,需要想一会儿,才想起来今年是牛年。同事看了视频片段,都觉得惊奇,甚至大惑不解——中国人会想不起今

发布时间:2021-02-12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